[发明专利]一种野生大花胡麻草种子自然繁殖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65969.0 | 申请日: | 2017-0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0031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07 |
发明(设计)人: | 张传利;杨发军;林良斌;何素明;桂雪梅;李兴明;朱春梅;赵秀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G22/25 | 分类号: | A01G22/25;A01G13/00;A01C1/00;A01C1/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卓特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72 | 代理人: | 段宇 |
地址: | 650201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野生大花胡麻草种子自然繁殖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选择蒴果荚;(2)后熟处理种子;(3)选择大花胡麻草群居内共生草本植物种子;(4)选地;(5)制备自然繁殖苗床;(6)种子诱发剂处理;(7)播种与消毒;(8)搭建育苗棚;(9)控制种子萌发条件;(10)驯化管理幼苗;(11)幼苗施肥与除草;(12)防治幼苗病虫害;(13)移栽。本发明方法大大提高了野生大花胡麻草种子自然繁殖能力,自然萌发成苗率由不足0.2%提高到8%以上,成苗率增加了40倍以上,可有效缓解目前资源短缺和资源保护问题。本发明属首次进行野生大花胡麻草种子自然繁殖并可高效获得种苗,方法简单,成本较低,便于操作,适宜于实际生产应用。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野生 胡麻 种子 自然 繁殖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野生大花胡麻草种子自然繁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选择蒴果荚:结合对野生生境生长的大花胡麻草一年的全生育关键生长期跟踪观察,选择颜色为棕褐到酱干色、颗粒饱满、内含亮晶晶灰色种子的蒴果荚,成熟度在九分成熟作为最佳蒴果,一般采收时间为11月份前后;(2)后熟处理种子:大花胡麻草的种子采收后要进行后熟处理,将标准蒴果荚放在通风荫凉处晾干,待蒴果基本开裂后,稍晾水分,获得优良种子后来年才能用;(3)选择大花胡麻草群居内共生草本植物种子:观察获得与大花胡麻草根缠绕在一起的草本植物种类,待该草本植物种子完全成熟后采收并筛选来年备用;(4)选地:结合野生大花胡麻草生境气候条件选地,这些条件是海拔1000m、空气湿度在65%及以上、年平均气温在18℃,根据这些要求选择地势相对平坦、灌溉方便、排水良好、含腐殖质较多、有机质含量较高的疏松肥沃的砂质红壤土的地方;选好地后要进行土地清理,认真清除地面杂草,并用火烧净,防止或减少来年病虫害的发生;洁地后,将地机耕深翻并暴晒半个月,以消灭虫卵、病菌,然后细碎耙平土壤,一般整地时间为2月下旬前后;(5)制备自然繁殖苗床:土壤翻耕耙平后开畦;根据地块的坡向山势作畦,以利于雨季排水;为了便于管理,畦面不宜太宽,按宽120cm、高25cm作畦,畦沟和围沟宽30cm,使沟沟相通,并有出水口;依据大花胡麻草生长环境的土层观察和土壤成分测定分析,先在整好的畦面上铺设3cm厚的发酵有机肥、林产品废弃物和林下表层腐殖土的混合物作为幼苗后期生长发育的营养基质,然后在该基质上铺设2cm厚的栽培地的表层土,并加水用平板压平压实和用0.1%的消毒液喷洒消毒;苗床制备与播种消毒要求分工同步进行;一般时间为三月中旬前后;(6)种子诱发剂处理:依据对比试验,将大花胡麻草的种子从蒴果荚取出后适温条件下置于诱发剂溶液中浸泡10h,取出后用蒸馏水冲洗,并用吸水纸吸干后播种备用,能更快更高地促进种子的萌发;(7)播种与消毒:根据大花胡麻草野生生境的观察,创新性地将诱发剂处理后的种子与其它草本植物的种子混合,可有效提高种子的萌发率,然后将混合种子播种到自然繁殖苗床上,用原生境取来晾干粉碎过筛的细干土将种子基本掩盖住;并用800‑1000倍液生物农药对苗床和种子进行喷洒来进行防虫;(8)搭建育苗拱棚:播种盖土喷洒消毒杀虫液后,要在育苗床上方搭建棚宽120cm、高80cm、由白塑料薄膜和三针遮阳网组成的竹制小拱棚,形成育苗拱棚;(9)控制种子萌发条件:将育苗拱棚四周用土压实全封闭,创造利于大花胡麻草种子萌发的高温高湿条件,15‑20d后种子萌发长出一对子叶的幼苗;种子萌发要保证足够的水分和空气湿度,注意观察苗床表层土壤是否开裂,如果开裂要及时开洞喷雾补水,但切忌将育苗棚打开加水;(10)驯化管理幼苗:待种子基本萌发完毕长出一对子叶的幼苗后,要及时通过育苗拱棚两端的口,结合天气情况进行幼苗的驯化,一般下午打开,第二天上午封闭,15‑20d后可将塑料薄膜完全去掉,注意继续保留遮阳网再驯化7d后,基本就可以完成幼苗的驯化炼苗,此时幼苗将发出一对真叶;期间每间隔10d要用喷雾和喷洒的方式保证苗床土壤含水量35%和空气湿度75%;(11)幼苗施肥与除草:有条件最好采用滴灌和喷雾的方式来施肥,每间隔15d施用一次,应在晴天的傍晚进行;每间隔30d除草一次;(12)防治幼苗的病虫害:苗床制备和播种后消毒杀虫后,幼苗管理期基本不会产生虫害,主要是预防和防治由于高温高湿多雨积水引起的炭疽病和叶斑病,可用800倍液的生物农药混合液喷施;(13)移栽:保持幼苗管理100‑120d后幼苗长出4‑5对真叶,茎生长开始进入伸长期时开始移栽,先移苗盆栽;待来年2月中旬至4月中旬再将盆栽苗移栽到大田,此时大花胡麻草根系生长较快,也避免了根系的损伤,苗生长旺盛,便于保证大田的成活率。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农业大学,未经云南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065969.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自主发光的夜用手套
- 下一篇:一种带喷头的洗头手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