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公共交通乘客出行时空轨迹提取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59434.2 | 申请日: | 2017-0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74432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0 |
发明(设计)人: | 翁小雄;刘永鑫;李莹;呙娟;姚树申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16/2458 | 分类号: | G06F16/2458;G06Q50/26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李斌 |
地址: | 51064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公共交通乘客出行时空轨迹提取方法,融合全样本乘客乘车记录与车辆运行记录的数据资源,在连续出行链法的基础上,从每一名乘客每天的公交站点轨迹相似性分析入手,提取相似出行日,构建统计样本空间挖掘乘客活动规律,借助贝叶斯估计法,更为合理、准确的提取一票制公交乘客刷卡乘车记录的下车站点,从缺失的信息中还原乘客的出行轨迹。本发明方法可充分利用全样本刷卡数据中的隐含的乘客个体活动规律,合理的推断出每一个乘客的刷卡下车站点,有利于后续公交线网断面流量统计和数据挖掘。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公共交通 乘客 出行 时空 轨迹 提取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公共交通乘客出行时空轨迹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获取全样本的乘客乘车记录数据,在全样本的乘客乘车记录数据中提取每一个乘客的乘车记录,并对乘客按照时间先后进行排序;S2、扫描每个出行日,若在一个出行日内有两次及两次以上乘车记录的乘客,此时,记相邻两次乘车的上车站点分别为Bk与Bk+1,k代表第k次乘车,k+1代表与第k+1次乘车;其中;若Bk与Bk+1均存在,且Bk≠Bk+1,刷卡时刻为tk与tk+1,查询所乘车辆在tk至tk+1时段内车辆运行记录,提取Bk下游站点构成集合为Sk;若:1)Bk+1∈Sk,则认为第k次乘车的下车站点为Bk+1,即第k+1次乘车的上车站点为Bk+1;2)
则在Sk中寻找与Bk+1间满足步行换乘条件且距离最短的站点作为第k次出行的下车站点,记为Ak;若Bk存在,而Bk+1缺失,则提取Bk与车辆在tk至tk+1时段内下游站点构成集合Sk,形成待处理乘车记录数据集,留待步骤S6步处理;若Bk缺失,而Bk+1存在,则提取第k次出行的线路中所有站点形成集合Rk,在Rk中寻找与Bk+1间满足步行换乘条件且距离最短的站点作为第k次出行的下车站点,记为Ak;S3、提取此乘客每天第一次刷卡的上车站点,统计所述提取每个上车站点的概率分布,将概率最高的两个站点定为此乘客的可能居住地;S4、对该乘客每天的最后一条公交线路含上车站点信息的刷卡记录,在此公交线路下游站点中寻找满足以下条件之一的站点:1)步骤S3中所提取乘客居住地;2)第二天第一次出行的上车站点;3)当天第一次出行的上车站点,从而构建成下车站点的候选列表;若候选列表元素不唯一,则将该乘车记录加入待处理乘车记录集,留待第S5、S6步处理;S5、提取此乘客在每个出行日Di的访问站点序列,即Di的轨迹,计算Di与其它出行日的轨迹相似度;将相似度高于ε的出行日定义为轨迹相似出行日;S6、在待处理乘车记录数据集中,对每一条待处理的乘车记录及其候选下车站点列表,找出其相似出行日中访问的站点,并统计其访问概率,找出包含于候选下车站点集合且访问概率最大的下车站点,作为待处理乘车记录的下车站点;S7、对每一条匹配出下车站点的乘车记录,通过车辆标识找到对应车辆的运行记录,根据该乘车记录上车站点名称与刷卡时刻,找到运行记录中该车辆车辆进站时刻;S8、在步骤S7中,通过车辆进站时刻与下车站点,在该车辆的运行记录中,寻找时间上最临近的下车站点的进站时刻,作为本次出行的下车时刻;S9、重复步骤S2‑S8处理下一个乘客的乘车记录,直至处理完所有乘客的乘车记录。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理工大学,未经华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059434.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外部数据检索装置
- 下一篇:一种基于峭度的因果网络推断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