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构建各向同性不可压缩超弹性体本构模型的方法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45691.0 | 申请日: | 2017-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1544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9 |
发明(设计)人: | 魏志刚;王孝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30/20 | 分类号: | G06F30/20;G06F30/23;G06F119/14 |
代理公司: | 安徽知问律师事务所 34134 | 代理人: | 平静 |
地址: | 243002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构建各向同性不可压缩超弹性体本构模型的方法及其应用,属于固体力学、计算力学和实验力学技术领域。本发明提出的本构模型只采用单一类型实验数据就能获得较准确的橡胶类不可压缩超弹性材料的模型,比当前已有模型精度和可靠性都高,且可以仅仅进行简单的单轴拉伸实验测试获得较准确、全面的橡胶材料特性模型,不必采用当前国内尚难以进行的等双轴拉伸和平面拉伸测试,具有极高的工程应用价值和计算力学使用前景。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构建 各向同性 不可 压缩 弹性体 模型 方法 及其 应用 | ||
【主权项】:
一种各向同性不可压缩超弹性体本构模型,其特征在于:该本构模型为任意平面变形状态的应力‑伸长率函数与平面拉伸应力‑伸长率函数的关系模型,具体为如下形式:式中,Ti表示在任意三轴应力状态(λi,λj,λk)下λi方向的名义应力;Ti(λi,λj)表示在平面应力状态(λi,λj,1/λiλj)下λi方向的名义应力;λi,λj,λk分别为三个受力方向的主伸长率,下标i,j,k为数字1、2、3的组合排列;k为一个待识别的材料参数,k在λj大于1或者小于1时可取不同的两个值;Tplanar表示为平面拉伸材料力学性能试验中测得的在伸长率为λ时的名义应力函数。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工业大学,未经安徽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045691.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