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智能手机外壳的聚碳酸酯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43808.1 | 申请日: | 2017-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00765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8 |
发明(设计)人: | 郭留希;赵清国;杨晋中;刘永奇;王聪;武艳强;李盟;尹维召;文炯;穆小娜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人造金刚石及制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69/00 | 分类号: | C08L69/00;C08K9/04;C08K3/04;C08K3/26 |
代理公司: | 郑州立格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26 | 代理人: | 田小伍 |
地址: | 450000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属于智能手机外壳材料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智能手机外壳的聚碳酸酯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制备纳米钻石烯的水溶液,与碳酸钙充分混合后再与聚碳酸酯粉体进行共混改性,即得所述聚碳酸酯材料,其中,纳米钻石烯添加量为聚碳酸酯粉体的2‑10wt%,碳酸钙与纳米钻石烯的质量比为15‑18:4‑5。本发明制备的手机壳,耐化学腐蚀性提高,硬度提高,耐磨性提高;导热性能好,可以提高手机的运行速度,延长手机的使用寿命;手机在受到外力冲击时不易变形;手机外壳的韧性好。 | ||
搜索关键词: | 聚碳酸酯材料 纳米钻石 智能手机 手机 制备方法和应用 聚碳酸酯粉体 碳酸钙 制备 耐化学腐蚀性 耐磨性 不易变形 充分混合 导热性能 共混改性 使用寿命 手机外壳 外壳材料 外力冲击 手机壳 添加量 质量比 | ||
【主权项】:
一种用于智能手机外壳的聚碳酸酯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备纳米钻石烯的水溶液,与碳酸钙充分混合后再与聚碳酸酯粉体进行共混改性,即得所述聚碳酸酯材料,其中,纳米钻石烯添加量为聚碳酸酯粉体的2‑10wt%,碳酸钙与纳米钻石烯的质量比为15‑18 :4‑5;所述纳米钻石烯为以下三种不同粒度纳米钻石烯的混合物,50nm、200nm、250nm,质量比控制为1‑2:3‑4:4‑5;制备纳米钻石烯的水溶液时,将纳米钻石烯混合后进行清洗、干燥,之后再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以及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混合制得纳米钻石烯水溶液,所述纳米钻石烯水溶液的固含量为10‑15%,所述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为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浓度为0.01‑0.1g/cm3;所述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为聚乙二醇辛基苯基醚,浓度为10‑6‑10‑5mol/dm3;纳米钻石烯混合后进行清洗时依次进行超声波碱洗、超声波清洗、酸洗、超声波水洗;超声波碱洗时,超声波频率为30~35KHz,碱液为浓度11‑14wt%的NaOH溶液,碱洗液温度在45‑55℃之间,并旋转搅拌,旋转转速控制在25~35rpm,清洗时间控制在25~35min;超声波清洗时,超声波频率为30~35KHz,清洗液为去离子水,清洗时旋转搅拌,旋转转速控制在15~25rpm,搅拌时间控制在20~25min,测量上层清液pH值,反复清洗直至pH=7;酸洗时,酸洗液为浓度15‑35wt%的稀硫酸溶液,温度为常温,酸洗时旋转搅拌,旋转转速控制在10~15rpm,搅拌时间控制在10~15min;超声波水洗时,超声波频率为30~35KHz,水洗液为去离子水,常温清洗,旋转搅拌,旋转转速控制在15~25rpm,搅拌时间在10~15min,测量上层清液pH值,反复清洗直至pH=7。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人造金刚石及制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未经郑州人造金刚石及制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043808.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