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缝洞型碳酸盐岩人工岩心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43108.2 | 申请日: | 2017-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72229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23 |
发明(设计)人: | 潘琳;鲁新便;王婋;周桥;刁友鹏;徐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主分类号: | G01N1/28 | 分类号: | G01N1/28 |
代理公司: | 武汉知产时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238 | 代理人: | 曹雄;郝明琴 |
地址: | 430074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缝洞型碳酸盐岩人工岩心,由以下原料制成:缝洞铸体、碳酸氢盐溶液和二氧化碳;所述缝洞铸体为实地选取的缝洞型碳酸盐岩通过熔铸在缝洞中注入耐化学腐蚀和耐热性的材料得到的模型,所述缝洞中注入的耐化学腐蚀和耐热性材料的耐热性为115‑130℃。本发明还包括一种缝洞型碳酸盐岩人工岩心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的缝洞型碳酸盐岩人工岩心依托于真实的缝洞系统铸体,具有符合储层实际的孔隙、溶洞、裂缝发育特征及配置模式,有利于研究真实储层的物性差异及流体流动规律。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缝洞型 碳酸盐 人工 岩心 及其 制备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缝洞型碳酸盐岩人工岩心,其特征在于,由以下原料制成:缝洞铸体、碳酸氢盐溶液和二氧化碳;所述缝洞铸体为实地选取的缝洞型碳酸盐岩通过熔铸在缝洞中注入耐化学腐蚀和耐热性的材料得到的模型,所述缝洞中注入的耐化学腐蚀和耐热性材料的耐热性为115‑130℃;所述一种缝洞型碳酸盐岩人工岩心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选取缝洞铸体,并将缝洞铸体进行3D扫描;(2)将缝洞铸体置于碳酸氢盐溶液中持续低温烘烤,并在烘烤时循环注入二氧化碳,直至缝洞铸体中的碳酸钙完全沉淀固结,得到含有缝洞铸体的碳酸盐岩岩心;(3)将步骤(2)得到的含有缝洞铸体的碳酸盐岩岩心进行3D扫描,并将含有缝洞铸体的碳酸盐岩岩心的3D扫描结果与步骤(1)得到的缝洞铸体的3D扫描结果进行对比分析;(4)将步骤(2)得到的含有缝洞铸体的碳酸盐岩岩心加热至缝洞铸体的缝洞中注入的耐化学腐蚀和耐热性的材料熔化,并从含有缝洞铸体的碳酸盐岩岩心中流出,即得到缝洞型碳酸盐岩人工岩心。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未经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043108.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