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隧道衬砌加固渗水处置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21393999.1 | 申请日: | 2016-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199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11 |
发明(设计)人: | 姚红志;史宝童;黄嫚;董长松;赵礽晔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F16/02 | 分类号: | E21F16/02 |
代理公司: | 西安新思维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61114 | 代理人: | 黄秦芳 |
地址: | 710075 陕西省***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隧道衬砌加固渗水处置系统。早期修建的隧道经过多年运营,衬砌混凝土劣化严重,衬砌渗漏水,路面开裂等病害频发。本实用新型于隧道衬砌的既有刻槽处凿刻环向的倒梯形槽,在倒梯形槽内向围岩内间隔打设径向的泄水孔设置软式透水管,倒梯形槽内设置环向的软式透水管,二者通过三通连接;环向的软式透水管底端接入隧道的电缆槽排水沟中。本实用新型通过对既有刻槽增设泄水孔,可有效改善衬砌背后无排水设施导致的积水,保证了排水系统的通畅及因排水系统堵塞引发的二次灾害,缓解或根治隧道渗漏水病害;通过钢套拱装置使施工周期短,干扰小,加固效果好,实现隧道衬砌加固、渗水病害治理一体。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隧道 衬砌 加固 渗水 处置 系统 | ||
【主权项】:
一种隧道衬砌加固渗水处置系统,其特征在于:于隧道衬砌(2)的既有刻槽(7)处凿刻环向的倒梯形槽,在倒梯形槽内向围岩(3)内间隔打设径向的泄水孔(1),在泄水孔(1)内设置软式透水管(8),倒梯形槽内设置环向的软式透水管(8),环向的软式透水管(8)和径向的软式透水管(8)通过三通(9)连接;环向的软式透水管(8)底端接入隧道的电缆槽排水沟中。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21393999.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