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大斜度井岩屑床清除工具有效
申请号: | 201621168158.0 | 申请日: | 2016-11-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18986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18 |
发明(设计)人: | 曹建山;沈建中;周玉仓;王洪亮;童胜宝;贺庆;汪琼;邹宽;秦杜;胡进科;李璨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21/01 | 分类号: | E21B21/01 |
代理公司: | 镇江京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32107 | 代理人: | 夏哲华 |
地址: | 10000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大斜度井岩屑床清除工具,包括杆体,杆体上分布三条并行的螺旋槽,螺旋槽在纵向上分为前段、后段前后两段,螺旋型槽道结构能够消除上、下和侧向切削力,环空流体流经螺旋槽后形成较强的旋流,在螺旋槽道附近产生强烈的旋涡;前后两段螺旋槽结构一方面能对沉积于井眼低边的岩屑形成更有效的冲刷,另一方面能使流体从小环空流向大环空,同时小环空中的流体在螺旋槽道钩角附近形成低压区;杆体上还均匀分布有复合片,有利于将岩屑卷入螺旋槽道,并在钻杆转动产生的离心力作用下将岩屑甩向大环空,高效清除大斜度井钻井过程中堆积的岩屑,提高钻井施工的安全性和效率。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斜度 岩屑 清除 工具 | ||
【主权项】:
一种大斜度井岩屑床清除工具,包括杆体(1),和杆体(1)工作段上的螺旋槽,其特征在于:所述杆体(1)前端为公扣端,后端为母扣端;螺旋槽在圆周上分布为三条并行,在纵向上分为接近公扣端的前段(2)和接近母扣端的后段(3),两段之间平滑过渡;前段(2)和后段(3)螺旋槽的螺旋角度不一样,前段(2)螺旋槽的螺旋升角为68~72°,后段(3)螺旋槽的螺旋升角为48~52°。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21168158.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