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平胸龟的规模化仿生态繁殖驯养池有效
申请号: | 201620710182.6 | 申请日: | 2016-07-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024919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3-22 |
发明(设计)人: | 彭锴 | 申请(专利权)人: | 龙南源头活水生态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K67/02 | 分类号: | A01K67/02;A01G1/00;A01G1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41000 江西省赣州***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涉及特色渔业养殖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特色渔业养殖技术领域,尤其一种平胸龟的规模化仿生态繁殖驯养池。由长方体水池,陆岛,生态活动摄食区,进水管,带网罩排水管组成。由于孵化培育池仿野外生态环境构建,充分满足了平胸龟龟卵的孵化特性(现行都是将平胸龟龟卵全部埋入沙土中孵化,稚龟出壳后全身粘满沙土爬不出沙层,栖息而死),稚龟、幼龟的摄食特性,稚龟、幼龟隐蔽喜群栖特性,植被、光照、水质、水温、饵料丰度、营养需求以及预防天敌侵害等。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平胸龟 规模化 生态 繁殖 驯养 | ||
【主权项】:
一种平胸龟的规模化仿生态繁殖驯养池(1)其特征在于:由长方体水池(2),陆岛(3),生态活动摄食区(4),进水管(10),带网罩排水管(27)组成;长方体水池(2)由池墙(6),夯实素土底层(7),倒檐(5)组成;池墙(6)为砖砌水泥沙浆抹面结构,池底为夯实素土底层(7);四周池墙顶部有10cm内侧倒檐(5),在其中一池墙倒檐(5)上方安装有一进水管(10),在该池墙对面池墙底部安装有一带网罩的排水管(27);陆岛(3)由夯实素土底层(7),砼护坡(9),产卵区Ⅰ(11),产卵区Ⅱ(13),栖息区(12),遮阴棚(14)组成;陆岛(3)设置于长方体水池(2)的中间,四周上、下底边与长方体水池(2)池墙平行,在水面30cm以下,为夯实素土底层(7),在水面30cm以上为10cm砂砾底层(8),在水面40cm以上为产卵区Ⅰ(11),产卵区Ⅱ(13)和栖息区(12),陆岛(3)四周有高为50cm的砼护坡(9);产卵区Ⅰ(11)和产卵区Ⅱ(13)分别位于陆岛(3)两宽边缘,由沙土堆成高为20cm的沙土层(16),产卵区Ⅰ(11)和产卵区Ⅱ(13)底面积都为长方体水池(2)面积的5%,上底面为平面,平面上方有厚度为3cm的草皮覆盖层(15),产卵区Ⅰ(11)和产卵区Ⅱ(13)四周斜坡种植鱼腥草(17)护坡;栖息区(12)位于两产卵区中间由砂砾底层(8),垫砖(21),竹片(20),石菖蒲(18)组成;面积为长方体水池(2)面积的20%,在其底面设置10cm厚砂砾底层(8),在砂砾底层(8)上相同间距平行放置四行垫砖(21),垫砖(21)高度为10cm,在每行垫砖(21)上面安放两排竹片(20),两排竹片(20)间距为10cm,在竹片(20)间距处密植石菖蒲(18);遮阴棚(14)由支架,金银花、首乌藤蔓(19)组成;遮阴棚(14)位于陆岛(3)的上方,竖柱立于产卵区Ⅰ(11)、产卵区Ⅱ(13)上面,遮阴棚(14)天面面积不小于陆岛(3)面积;在产卵区Ⅰ(11)和产卵区Ⅱ(13)上面各种植有一棵金银花、首乌藤蔓(19),形成遮阴藤蔓天面;生态活动摄食区(4),由砂砾底层(8),挺水植物(22),浮水植物(23),沉水植物(26),底栖水生动物(25)和小型鱼类(24)组成;生态活动摄食区(4)水面深度为50cm,水面面积为长方体水池(2)面积的70%;在其夯实素土底层(7)设置10cm厚砂砾底层(8),在砂砾底层(8)放养有移植山溪生长的螺、蚬、贝、昆虫底栖水生动物(25)以及种植有山溪生长鱼类可食用的多种沉水植物(26)和挺水植物(22),在生态活动摄食区(4)水面种植有多种鱼可食用的浮水植物(23)以及放养有山溪生长的小杂鱼、虾、小蛙、蝌蚪、小蟹和泥鳅多种小型鱼类(24)。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龙南源头活水生态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龙南源头活水生态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20710182.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