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井下液力旋转冲击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0707807.3 | 申请日: | 2016-07-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58407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6-12-28 |
发明(设计)人: | 赵军友;赵路豪;苏山林;张国伟;陈福忠;王雷;于世军;邹俊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主分类号: | E21B4/16 | 分类号: | E21B4/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580 山东省青岛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井下液力旋转冲击装置,包括上连接头、外筒、导流装置、旋转冲击发生器和下连接头;外筒内部、上下连接头之间从上到下安装有导流装置和旋转冲击发生器;导流装置由内导管和导流外套管组成;旋转冲击发生器由端盖、冲击定子、冲击转子、换向阀芯、芯轴、变量喷嘴、密封环、定位支撑环组成,各部件共同构成发生器的冲击腔、换向腔,以及高压流道和低压流道。本装置结构简单,运动部件少,可靠性高,工作时能够产生一定频率、周向扭转、冲击型的机械破岩能量,并直接传递给钻头,有效减少或消除钻头在深部硬地层中的粘滑振动,提高使用寿命,实现高效破岩,并且对钻柱传递的扭矩不产生影响。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井下 旋转 冲击 装置 | ||
【主权项】:
一种井下液力旋转冲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连接头(1)、外筒(2)、导流装置、旋转冲击发生器和下连接头(11);外筒(2)上端与上连接头(1)通过螺纹相连,外筒(2)下端与下连接头(11)通过扭矩齿(31)相连,外筒(2)内部、上下连接头之间从上到下安装有导流装置和旋转冲击发生器;导流装置由内导管(3)和导流外套管(4)组成,内导管(3)插装在导流外套管(4)上,导流外套管(4)下端与旋转冲击发生器上端相连;旋转冲击发生器由端盖(5)、冲击定子(9)、冲击转子(8)、换向阀芯(7)、芯轴(6)、变量喷嘴(10)、密封环(17)、定位支撑环(18)组成,冲击定子(9)下端与下连接头(11)通过螺纹相连,冲击定子(9)底端面有对称布置盲孔,与下连接头(11)中部内端面螺纹通孔相对应,两者通过内六角紧定螺钉(13)连接;下连接头(11)下端通过NC螺纹连接钻头(12)。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未经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20707807.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