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变形飞车有效
申请号: | 201620648065.1 | 申请日: | 2016-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57367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6-11-30 |
发明(设计)人: | 刘新广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新广 |
主分类号: | B60F5/02 | 分类号: | B60F5/02;B64C9/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49 北京市海淀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变形飞车,有数个翼面及同数量的车轮。翼面对称设置在车身左右两侧,翼面的上端与机身内翼面收张机构联接,翼面上有空气动力控制板及其舵机。车轮是由电机的外转子外圆均布联接数个风扇叶片、在风扇叶片的顶端联接轮辋、在轮辋上安装轮胎构成。车轮电机定子轴联接于伺服电机的外转子外圆。伺服电机的外转子的上端与减震器的下端联接。翼面的下端与减震器的上端联接。车内设置相电连接的操纵器、拉推器、智能控制系统、蓄电池、发电装置,环境感知传感器、速度传感器。车轮电机、伺服电机、舵机均与智能控制系统电联接。车内设置座椅,起落板的垂直板穿过车身的底板并配成滑动配合,起落板与拉推器联接。 | ||
搜索关键词: | 变形 飞车 | ||
【主权项】:
变形飞车,其特征是:在机身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数张翼面,所述翼面指前翼、机翼、水平尾翼;所述翼面上设置有空气动力控制板及其操控空气动力控制板的舵机,所述空气动力控制板作为副翼或升降舵;所述翼面上端与设置在机身内翼面收张机构联接,下端与减振上端联接;陆上工况时,所述翼面的尾部后缘靠在设置在车身上的靠耳;伺服电机的外转子的上端与减震器的下端联接;起落板的垂直板穿过车身的底板并配成滑动配合,起落板的水平板处于车身的底板外;在电动机的外转子外圆均布联接数个风扇叶片,在风扇叶片的顶端联接轮辋,在轮辋上安装轮胎,车轮如此构成;所述车轮似涵道式风扇;在电动机的定子轴上安装电磁刹车器,电磁刹车器的刹车头与电动机的外转子的端面对应;电动机的定子轴的右端联接于伺服电机的外转子的外圆;在机身内设置智能控制系统‑含计算机、飞行控制器、导航机构、驱动器、无线电台;在机身内设置操纵器、驾驶员座椅、拉推器、蓄电池、发电装置;在机身内设置环境感知传感系统‑包括摄像头、激光雷达、GPS定位接收器及速度传感器;蓄电池与发电装置连接;操纵器中含启动、运动模式切换、方向、油门、刹车、舵机及拉推器操控装置,操纵器中有操控方式切换开关;起落板的垂直板与拉推器联接;电动机、伺服电机、舵机、操纵器、拉推器、环境感知传感系统、速度传感器、所述翼面收张机构均与智能控制系统电连接。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新广,未经刘新广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20648065.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车载隧道病害诊断装置
- 下一篇:一种组合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