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共模电流抑制逆变器有效
申请号: | 201620505312.2 | 申请日: | 2016-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5792293U | 公开(公告)日: | 2016-12-07 |
发明(设计)人: | 黄敏;张晓宏;李松涛;任芝;方刚;卢进军;仝冠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固德威电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
主分类号: | H02M7/5387 | 分类号: | H02M7/5387;H01F3/14;H02M1/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163 江苏省苏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共模电流抑制逆变器,包括:太阳能极板PV,太阳能极板PV的一个输出端顺序连接电容C2的一端和差共模电感L1的第一端,太阳能极板PV的另一个输出端顺序连接电容C1的一端、电容C3的一端以及差共模电感L1的第二端,其中所述差共模电感的第一端和所述差共模电感的第二端为同名端。C1为太阳能极板,对地寄生电容,C2,C3的中点连接C4,L1为集成型差共模电感,L2,IG1,D1组成BOST升压电路,CD为母线滤波电容,C5,C6的中点连接C7,IG2‑IG5组成全桥逆变电路,L3,C8,C9组成差模滤波电路,L3为集成型差共模电感,L5为共模电感。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流 抑制 逆变器 | ||
【主权项】:
一种共模电流抑制逆变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太阳能极板PV,太阳能极板PV的一个输出端顺序连接电容C2的一端和差共模电感L1的第一端,太阳能极板PV的另一个输出端顺序连接电容C1的一端、电容C3的一端以及差共模电感L1的第二端,其中所述差共模电感的第一端和所述差共模电感的第二端为同名端;电容C2和电容C3的中点连接电容C4;差共模电感L1的第三端连接电感L2的一端,差共模电感L1的第四端顺序连接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1的发射极、电容Cd的一端、电容C6的一端、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4的发射极以及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5的发射极;电感L2的另一端连接到二极管D1的阳极和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1的集电极,电容C1的另一端连接到第一接地端和第二接地端;二极管D1的阴极顺次连接到电容Cd的另一端、电容C5的一端、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2集电极和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3的集电极;电容C5的另一端连接到电容C6的另一端和电容C7的一端;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2的发射极连接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4的集电极,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3的发射极连接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5的集电极,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2和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4的中点连接到差共模电感L3的第一端,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3和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5的中点连接到差共模电感L3的第二端,差共模电感L3的第三端连接到电容C8的一端和差共模电感L5的第一端,差共模电感L3的第四端连接到电容C9的一端和差共模电感L5的第二端,其中差共模电感L3的第一端和第四端为同名端,差共模电感L5的第三端连接到电网一端,差共模电感L5的第四端连接到电网的另一端和第二接地端,差共模电感L5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为同名端;电容C4的另一端顺次连接到电容C7的另一端,电容C8的另一端以及电容C9的另一端。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固德威电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华北电力大学(保定),未经江苏固德威电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华北电力大学(保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20505312.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九开关变换器的直接功率控制系统
- 下一篇:一种节能型抽油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