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海上小道距斜缆地震采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20449974.2 | 申请日: | 2016-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56437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6-10-12 |
发明(设计)人: | 潘军;栾锡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V1/38 | 分类号: | G01V1/38 |
代理公司: | 青岛中天汇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41 | 代理人: | 万桂斌 |
地址: | 266071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海上小道距斜缆地震采集系统,包括调查船1、震源2、斜缆3、检波器4,调查船1连接斜缆3的一端,斜缆3沉放于海面6下,检波器4为多个;所述检波器4的间距为3.125m;分别安装于斜缆3的不同位置,调查船1通过震源电缆5连接漂浮于海平面6的震源2,震源2位于调查船1和最近检波器4之间。在不改变现有仪器装备的条件下,通过在斜缆首尾处设置水鸟或者加入负载控制斜缆的沉放深度以及倾斜角;同时检波器之间的距离小于常规检波器之间的距离,如此便形成高分辨率小道距斜缆地震勘探模式;通过以上的设置,将会有效的分离虚反射与有效波,便于后期可以通过地震数据处理很好的去除虚反射,利于后期对勘探结果的分析。 | ||
搜索关键词: | 海上 小道 距斜缆 地震 采集 系统 | ||
【主权项】:
海上小道距斜缆地震采集系统,包括调查船(1)、震源(2)、斜缆(3)、检波器(4),其特征在于:调查船(1)连接斜缆(3)的一端,所述斜缆(3)沉放于海面(6)下,所述检波器(4)为多个;所述检波器(4)的间距为3.125m;分别安装于斜缆(3)的不同位置,调查船(1)通过震源电缆(5)连接漂浮于海平面(6)的震源(2),震源(2)位于调查船(1)和最近检波器(4)之间。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未经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20449974.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