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贝类敌害生物诱捕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0245257.8 | 申请日: | 2016-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5511735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8-31 |
发明(设计)人: | 张天文;刘广斌;刘恩孚;雷西娟;吴莹莹;邱兆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省海洋生物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A01K69/06 | 分类号: | A01K69/06 |
代理公司: | 青岛申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43 | 代理人: | 蒋遥明 |
地址: | 2660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贝类敌害生物诱捕装置,属于贝类底层敌害生物诱捕装置领域。它解决了现有诱捕装置使用不便的问题。本贝类敌害生物诱捕装置,包括圆环形上圆环和下圆环,上圆环直径小于下圆环直径,下圆环沿径向设有若干条形支撑板,支撑板沿下圆环周向分布,支撑板上侧设有放置槽,下圆环上还铰接有支撑杆,支撑杆与支撑板之间设有扭簧,支撑杆上设有若干缺口状卡口,卡口沿支撑杆长度方向分布,上圆环与下圆环同轴设置,上圆环依次卡在支撑杆的卡口上,还包括包覆上圆环和下圆环设置的渔网,且支撑板和支撑杆均设在渔网外侧,且上圆环和下圆环之间的渔网上设有进口,上圆环中心位置对应的渔网上设有取物口。本装置能方便调节,便于携带。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贝类 敌害 生物 诱捕 装置 | ||
【主权项】:
一种贝类敌害生物诱捕装置,包括圆环形上圆环(1)和下圆环(2),其特征在于:上圆环(1)直径小于下圆环(2)直径,下圆环(2)沿径向设有若干条形支撑板(3),支撑板(3)沿下圆环(2)周向分布,支撑板(3)上侧设有放置槽(31),下圆环(2)上还铰接有支撑杆(4),支撑杆(4)与支撑板(3)之间设有扭簧,支撑杆(4)上设有若干缺口状卡口(41),卡口(41)沿支撑杆(4)长度方向分布,所述的上圆环(1)与下圆环(2)同轴设置,上圆环(1)依次卡在支撑杆(4)的卡口(41)上,且能沿着下圆环(2)轴向朝向下圆环(2)推动上圆环(1),以调节上圆环(1)和下圆环(2)之间的距离,也能继续推动上圆环(1),使上圆环(1)依次置于放置槽(31)内,且此时所述的扭簧扭动支撑杆(4),使支撑杆(4)抵在支撑板(3)上,还包括分别包覆上圆环(1)和下圆环(2)设置的渔网,且支撑板(3)和支撑杆(4)均设在渔网外侧,且上圆环(1)和下圆环(2)之间的渔网上设有进口,上圆环(1)中心位置对应的渔网上设有取物口。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省海洋生物研究院,未经山东省海洋生物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20245257.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树脂涂料
- 下一篇:环保型水性铝箔保护剂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