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螺旋换热器有效
申请号: | 201620222725.X | 申请日: | 2016-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54035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27 |
发明(设计)人: | 孙友宏;赵帅;贾瑞;高科;郭威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F28D9/04 | 分类号: | F28D9/04 |
代理公司: | 长春市四环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22103 | 代理人: | 张建成 |
地址: | 130061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螺旋换热器,是由两层外螺旋板、两层内螺旋板、中央隔板和壳体构成,中央隔板设置在外螺旋板的正中间用于隔离冷热流体,外螺旋板设置在壳体与中央隔板之间,形成两个环形螺旋通道;内螺旋板设置在两层外层螺旋板形成的内壁之间,形成两个阶梯型螺旋形通道;第一介质通道具有第一介质进口和第一介质出口,第二介质通道具有第二介质进口和第二介质出口;第一介质进口位于壳体左下侧,第一介质出口位于壳体上侧,第二介质进口位于壳体下侧,第二介质出口位于壳体右上侧。本实用新型利用螺旋通道形成旋转水流强化传热,并充分利用空间,使载冷剂与水流在螺旋通道充分接触,增加了换热面积,提高了换热效率。 | ||
搜索关键词: | 双螺旋 换热器 | ||
【主权项】:
一种双螺旋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是由第一介质进口(1)、第二介质进口(2)、第一介质出口(3)、第二介质出口(4)、第一外螺旋板(81)、第二外螺旋板(82)、第一内螺旋板(61)、第二内螺旋板(62)、中央隔板(5)和法兰接口(10)构成,第一外螺旋板(81)和第二外螺旋板(82)通过卷辊形成第一外层螺旋通道(71)和第二外层螺旋通道(72),内螺旋板(61)和内螺旋板(62)设置在外层螺旋板内壁之间形成第一内层螺旋通道(91)和第二内层螺旋通道(92),第一介质与第二介质分别由第一介质进口(1)和第二介质进口(2)流入后,再分别进入第一外层螺旋通道(71)和第二外层螺旋通道(72),之后进入设置在外螺旋通道内壁之间的第一内层螺旋通道(91)和第二内层螺旋通道(92),由第一介质出口(4)和第二介质出口(3)流出;第一介质进口(1)位于壳体左下侧,第一介质出口(3)位于壳体上侧,第二介质进口(2)位于壳体下侧,第二介质出口(4)位于壳体右上侧。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大学,未经吉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20222725.X/,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抗粘结荒煤气的热管式余热回收系统
- 下一篇:一种高温流体换热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