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采用传力杆的逆作法后浇带加固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620057100.2 | 申请日: | 2016-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5421352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8-03 |
发明(设计)人: | 曹净;汪尺;孙成蛟;杨远怀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E02D29/16 | 分类号: | E02D29/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50093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采用传力杆的逆作法后浇带加固结构,属于临时性地下围护工程领域。本实用新型由传力杆、上部受力主筋、上部分布筋、下部受力主筋、下部分布筋组成;所述上部受力主筋、上部分布筋、下部受力主筋、下部分布筋构成了梁板预留后浇带位置处的钢筋,下部分布筋布置于下部受力主筋上,上部分受力主筋布置于上部分布筋上,上部分布筋至下部分布筋的距离为梁板板厚减去上下保护层厚度及上部受力主筋、上部分布筋的直径,在预留后浇带位置处的下部分布筋上间隔布置传力杆。本实用新型传力杆的设置不仅能有效解决后浇带下沉的问题,而且可以满足整个水平支撑体系完整性和刚度的要求。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采用 传力杆 作法 后浇带 加固 结构 | ||
【主权项】:
一种采用传力杆的逆作法后浇带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由传力杆(1)、上部受力主筋(2)、上部分布筋(3)、下部受力主筋(4)、下部分布筋(5)组成;所述上部受力主筋(2)、上部分布筋(3)、下部受力主筋(4)、下部分布筋(5)构成了梁板(6)预留后浇带(7)位置处的钢筋,下部分布筋(5)布置于下部受力主筋(4)上,上部分受力主筋(2)布置于上部分布筋(3)上,上部分布筋(3)至下部分布筋(5)的距离为梁板(6)板厚减去上下保护层厚度及上部受力主筋(2)、上部分布筋(3)的直径,在预留后浇带(7)位置处的下部分布筋(5)上间隔布置传力杆(1)。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理工大学,未经昆明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20057100.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支撑轴力监测点埋设结构
- 下一篇:一种带有拉手的园林井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