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吊臂折弯机专用高效节能电液比例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11260499.5 | 申请日: | 2016-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44466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9 |
发明(设计)人: | 张怀德;刘民祥;窦高强;温霞;刘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水锻压机床(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5B21/08 | 分类号: | F15B21/08;F15B1/027;F15B13/02;F15B21/041;F15B20/00 |
代理公司: | 甘肃省知识产权事务中心 62100 | 代理人: | 陶涛 |
地址: | 741020 甘***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吊臂折弯机专用高效节能电液比例系统,涉及液压控制系统技术领域,包括高效双联压力补偿变量泵电机组2,集成比例压力方向功能控制块6,速度安全控制块17,保持控制块27,保持油泵机34;所述高效双联压力补偿变量泵电机组2与集成比例压力方向功能控制块6相互连接,所述保持控制块27与保持油泵机34相互连接,所述集成比例压力方向功能控制块6,速度安全控制块17,保持控制块27之间相互连接。 | ||
搜索关键词: | 吊臂 折弯 专用 高效 节能 比例 系统 | ||
【主权项】:
1.一种吊臂折弯机专用高效节能电液比例系统,包括双联压力补偿变量泵电机组(2),集成比例压力方向功能控制块(6),速度安全控制块(17),保持控制块(27),保持油泵机(34);所述双联压力补偿变量泵电机组(2)与集成比例压力方向功能控制块(6)相互连接,所述保持控制块(27)与保持油泵机(34)相互连接,所述集成比例压力方向功能控制块(6),速度安全控制块(17),保持控制块(27)之间相互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成比例压力方向功能控制块(6)内包括第一单向阀组(3)、比例压力阀(4)、第一溢流阀(5)、第一两位四通电磁换向阀(7)、第一精密过滤器(8)、三位四通伺服电液换向阀(9)、第二单向阀组(35);所述速度安全控制块(17)包括第二溢流阀(10)、第一节流逻辑插装阀(11)、第一逻辑插装阀控制盖板(12)、第一二位三通无泄漏球阀(13)、第二节流逻辑插装阀(14)、第二逻辑插装阀控制盖板(15)、第二二位三通无泄漏球阀(16)、油缸(19)、第二单向阀(20)、第二两位四通电磁换向阀(21)、第三溢流阀(22)、叠加减压阀(23);所述保持控制块(27)包括压力表组件(25)、蓄能器(26)、液控低压溢流阀(28)、第一高压第一截止阀(29)、第三单向阀(30)、第二高压第二截止阀(31)、第四溢流阀(32);所述双联压力补偿变量泵电机组(2)的出油口分别与集成比例压力方向功能控制块(6)的进油口P1和P2相连,进油口P1口与第二单向阀组(35)相连,进油口P2口与第一单向阀组(3)相连;所述第一单向阀组(3)、第二单向阀组(35)的出口与第一精密过滤器(8)的进口相连,同时与第一溢流阀(5)并联,第一溢流阀(5)的出口与阀板(1)的T口相连;所述第一精密过滤器(8)的出口分成三路,所述第一精密过滤器(8)出口的第一路接至比例溢流阀(4)的进口,所述第一精密过滤器(8)出口的第一路又分出三支分路,所述第一精密过滤器(8)出口的第一路又分出三支分路中的两条支路分别与油泵压力补偿器的进口相连;所述第一精密过滤器(8)出口的第一路又分出三支分路中剩余的一条支路连接到第一两位四通电磁换向阀(7)的P口;所述第一精密过滤器(8)的出口分成三路的第二路、第三路与三位四通伺服电液换向阀(9)的P口相接;所述三位四通伺服电液换向阀(9)的B口连接到阀板(1)的出口B上,同时三位四通伺服电液换向阀(9)的B口与第一两位四通电磁换向阀(7)的B口相连;所述阀板(1)的出口B连接到油缸(19)的上腔;所述三位四通伺服电液换向阀(9)的A口连接到阀板(1)的出口A上,同时与所述第一两位四通电磁换向阀(7)的A口相连;所述阀板(1)的出口A设有备用接口A1;所述集成比例压力方向功能控制块(6)的A口与速度安全控制块(17)的A口相连;所述速度安全控制块(17)的A口分成三路,所述速度安全控制块(17)A口的第一路接至第一节流逻辑插装阀(11)的A口,所述速度安全控制块(17)A口的第二路接至阀板(1)的A1口,所述速度安全控制块(17)A口的第三路接至第二溢流阀(10)的出口T;所述第一节流逻辑插装阀(11)的出口分为三路,所述第一节流逻辑插装阀(11)出口分出的第一路接至第二溢流阀(10)的进口P;所述第一节流逻辑插装阀(11)出口分出的第二路接至逻辑插装阀控制盖板(12)X口,所述第一节流逻辑插装阀(11)出口分出的第三路与所述第二二位三通无泄漏球阀(16)的P口相连,所述第一二位三通无泄漏球阀(13)的A口与逻辑插装阀控制盖板(12)的AP口相连,构成了控制回路;所述第一节流逻辑插装阀(11)出口分出的第三路接至第二节流逻辑插装阀(14)的A口,同时所述第一节流逻辑插装阀(11)出口分出的第二路并联第二单向阀(20);所述第二单向阀(20)的出口与第三溢流阀(22)的进口相连,也与第二节流逻辑插装阀(14)的B口相连;所述第三溢流阀(22)的出口与阀板(1)的T口相连;所述第二节流逻辑插装阀(14)的出口分为二路,所述第二节流逻辑插装阀(14)出口分出的第一路接至第二逻辑插装阀控制盖板(15)的X口,与所述第二二位三通无泄漏球阀(16)的P口相连,构成了控制回路;所述第二节流逻辑插装阀(14)出口分出的第二路接至阀板(1)的AC口,通过阀板(1)AC口连接到油缸(19)的下腔;所述保持控制块(27)的P3口分为二路,所述保持控制块(27)的P3口分分出的第一路接至第四溢流阀(32)的一号口,所述保持控制块(27)的P3口分出的第二路接到阀板(1)的T1口回油箱;所述第四溢流阀(32)的三号口,即第四溢流阀(32)的控制口接至液控低压溢流阀(28)的二号口;所述保持控制块(27)的P3口分出的第二路接至第三单向阀(30)的进口,所述第三单向阀(30)的出口分为三路,所述第三单向阀(30)出口分的三路中的第一路接至液控低压溢流阀(28)的控制口,所述第三单向阀(30)出口分的三路中的第二路接至阀板(1)的ACC口,所述ACC口连接蓄能器(26),所述第三单向阀(30)出口分的三路中的第二路接至阀板(1)的ACC口线路上设有第一截止阀(29),同时所述第三单向阀(30)出口分的三路中的第二路接至阀板(1)的ACC口线路并联第二截止阀(31),所述第二截止阀(31)的出口与阀板(1)的T口相连;所述第三单向阀(30)出口分的三路中的第三路接至阀板(1)的XP口同时还与压力表组件(25)连接;所述保持控制块(27)的XP出口分二路,所述保持控制块(27)的XP出口分出的第一路接至集成比例压力方向功能控制块(6)的XP口,XP口与三位四通伺服电液换向阀(9)的X口相连,所述保持控制块(27)的XP出口分出的第二路接至速度安全控制块(17)的X1口,所述阀板(1)与安全控制块(17)的P口相连,所述安全控制块(17)的X1口与叠加减压阀(23)进口相连;所述叠加减压阀(23)的出口与第二两位四通电磁换向阀(21)的P口相连,所述第二两位四通电磁换向阀(21)的A口与阀板(1)的A口相连,阀板(1)的A口连接到充液阀(18)的控制口上。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水锻压机床(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天水锻压机床(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1260499.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F15 流体压力执行机构;一般液压技术和气动技术
F15B 一般流体工作系统;流体压力执行机构,如伺服马达;不包含在其他类目中的流体压力系统的零部件
F15B21-00 流体致动系统的共有特征;不包含在本小类其他各组中的流体压力致动系统或其部件
F15B21-02 .来自存储或定时装置的程序控制的伺服马达系统;所用的控制装置
F15B21-04 .同流体性能有关的各种专门措施,例如,排气、黏度变化的补偿、冷却、过滤、预防涡流
F15B21-06 .特殊流体的利用,例如液体金属;使用上述流体的流体压力系统的特殊利用及其控制部件
F15B21-08 .包括电控设备的伺服马达系统
F15B21-10 .延迟装置或设备
F15B 一般流体工作系统;流体压力执行机构,如伺服马达;不包含在其他类目中的流体压力系统的零部件
F15B21-00 流体致动系统的共有特征;不包含在本小类其他各组中的流体压力致动系统或其部件
F15B21-02 .来自存储或定时装置的程序控制的伺服马达系统;所用的控制装置
F15B21-04 .同流体性能有关的各种专门措施,例如,排气、黏度变化的补偿、冷却、过滤、预防涡流
F15B21-06 .特殊流体的利用,例如液体金属;使用上述流体的流体压力系统的特殊利用及其控制部件
F15B21-08 .包括电控设备的伺服马达系统
F15B21-10 .延迟装置或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