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生物质燃烧炉供暖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11209535.5 | 申请日: | 2016-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62203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4 |
发明(设计)人: | 黄定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绍兴市亿跃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B50/12 | 分类号: | F23B50/12;F24H1/44;F24H9/18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兰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19 | 代理人: | 曹明兰 |
地址: | 312000 浙江省绍兴市柯桥***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物质燃烧炉供暖系统,包括:燃烧炉、蓄水罐和换热器,燃烧炉的进水端与蓄水罐的出水口连接,蓄水罐的进水口与换热器的出水口连接,换热器的进水口与燃烧炉的出水端连接。本发明解决生物质气化热转换率低的问题,以及生物质燃烧不充分,产生焦油和有害气体的问题。 | ||
搜索关键词: | 换热器 燃烧炉 蓄水罐 生物质燃烧炉 供暖系统 出水口 进水口 生物质燃烧 焦油 出水端 进水端 生物质 转换率 | ||
【主权项】:
1.一种生物质燃烧炉供暖系统,包括:燃烧炉、蓄水罐和换热器,燃烧炉的进水端与蓄水罐的出水口连接,蓄水罐的进水口与换热器的出水口连接,换热器的进水口与燃烧炉的出水端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炉包括:外筒体,其为内部中空、下端封闭、上端设有一圆形开口的圆柱形结构,所述外筒体的下部设有可开关的第一掏灰口;内筒体,其为内部中空、上下开口的圆柱形结构,所述内筒体设置于外筒体内,且与所述外筒体同轴设置,所述内筒体的顶部与外筒体的顶部齐平,且所述内筒体顶端的开口与所述外筒体上端的圆形开口无缝连接,所述内筒体的纵向长度小于所述外筒体的纵向长度,所述内筒体的下部沿内筒体圆周方向间隔开设多个进气孔;进料筒,其呈上大下小的圆台结构,与所述内筒体同轴设置,所述进料筒的顶面封闭,所述进料筒的底部与所述内筒体的顶端无缝连接且连通,所述进料筒内设有外侧贴合进料筒内壁自上至下螺旋延伸至进料筒底部的导料板,导料板未贴合进料筒内壁的内侧低于其贴合进料筒的外侧以使导料板沿进料筒中心方向向下倾斜,且所述导料板未贴合进料筒内壁的内侧形成一中空通道,所述中空通道与所述内筒体连通,所述进料筒的顶部分别设有与所述导料板上端相接的回灰进料口和生物质进料口;沉降台,其为上小下大内部中空的圆台状结构,其顶部与所述内筒体的底部通过炉篦无缝连接,沉降台内部的中空结构由上至下形成燃烧室和落灰室,所述燃烧室为上大下小的圆台结构,所述燃烧室的顶部与所述沉降台的顶部共面;所述落灰室为上小下大的圆台结构,所述落灰室的顶部与所述燃烧室的底部无缝连接且连通,所述落灰室的底部与所述第一掏灰口连通;进气通道,其为管壁绕所述内筒体下部由内向外呈螺旋状环绕的单螺旋形通道,进气通道的管壁底部与所述沉降台的圆锥面无缝固定,进气通道的管壁顶端水平密封以使所述进气通道形成包覆在所述内筒体下部外侧的圆柱形结构;所述进气通道位于所述内筒体的一端通过所述多个进气孔与内筒体连通,所述进气通道远离内筒体的一端连通一进气管穿出所述外筒体与外部连通;换热通道,其包括换热水管与换热夹层,所述换热水管绕内筒体的外周由内向外呈螺旋状设置在所述进气通道与外筒体顶壁之间,所述换热水管的外壁将所在外筒体的空间限定呈螺旋状的排气通道;所述换热夹层为套设在所述进料筒外部与进料筒外壁形成的中空夹层,所述换热夹层的上端设有出水端;所述换热水管远离内筒体的一端为进水端,其延伸出外筒体,并与蓄水罐的出水口连接,所述换热水管靠近内筒体的一端为出水端,其与所述换热夹层的下部连通;排气通道的进气端通过外筒体内壁与进气通道的外层管壁之间的孔隙与落灰室连通;烟囱,其为与所述进料筒同轴设置套设在所述进料筒和所述换热夹层外部的环形烟腔,所述烟囱的顶端封闭,其侧壁上部设有排气口,排气通道靠近所述内筒体的一端为出气端,其与烟囱的下部连通。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绍兴市亿跃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绍兴市亿跃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1209535.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双工位铜棒收料装置的使用方法
- 下一篇:光纤扫描器、照明装置和观察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