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管道外保温保冷的紫外光固化片材有效
申请号: | 201611205883.5 | 申请日: | 2016-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53807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07 |
发明(设计)人: | 佘德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玖尚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27/38 | 分类号: | B32B27/38;B32B27/36;B32B17/02;B32B17/10;B32B37/10;C08L63/10;C08L67/06;C08L83/04;C08K13/06;C08K5/42;C08K3/22 |
代理公司: | 南京钟山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52 | 代理人: | 戴朝荣 |
地址: | 212132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管道外保温保冷的紫外光固化片材,自上而下依次包括上承载膜、外环氧乙烯基酯基层、短切玻璃纤维、玻璃纤维薄毡、内环氧乙烯基酯基层和下承载膜;所述外环氧乙烯基酯基层和内环氧乙烯基酯基层的组成成分如下:环氧乙烯基酯树脂、不饱和聚酯树脂、紫外线固化剂A、紫外线固化剂B、填料浸润剂、玻璃纤维浸润剂、紫外光稳定剂A、紫外光稳定剂B、氢氧化铝A、氢氧化铝B、氧化镁A、氧化镁B、极性防沉剂,方便施工、具有极好的保温保冷性能、快速固化、环保无毒、包装运输方便、施工容易、经久耐用。 | ||
搜索关键词: | 环氧乙烯基酯 紫外光稳定剂 紫外光固化 紫外线固化 氢氧化铝 氧乙烯基 承载膜 外保温 氧化镁 保冷 内环 片材 基层 环氧乙烯基酯树脂 玻璃纤维浸润剂 不饱和聚酯树脂 玻璃纤维薄毡 短切玻璃纤维 填料浸润剂 包装运输 保温保冷 方便施工 快速固化 防沉剂 无毒 施工 环保 | ||
【主权项】:
1.一种用于管道外保温保冷的紫外光固化片材,自上而下依次包括上承载膜、外环氧乙烯基酯基层、短切玻璃纤维、玻璃纤维薄毡、内环氧乙烯基酯基层和下承载膜,所述上承载膜为黑色PET薄膜,所述下承载膜为透明FPC承载膜;所述外环氧乙烯基酯基层和内环氧乙烯基酯基层的组成成分按重量份数计如下:环氧乙烯基酯树脂20份、不饱和聚酯树脂15份、紫外线固化剂A 0.18份、紫外线固化剂B 0.3份、填料浸润剂0.6份、玻璃纤维浸润剂0.38份、紫外光稳定剂A 0.19份、紫外光稳定剂B 0.32份、氢氧化铝A 18份、氢氧化铝B 42份、氧化镁A 0.15份、氧化镁B 0.11份、极性防沉剂1份;其中:所述环氧乙烯基酯树脂为双酚A环氧乙烯基酯树脂;所述不饱和聚酯树脂由间苯二甲酸酐和新戊二醇缩聚而成;所述氢氧化铝A的粒径为2μm;所述氢氧化铝B的粒径为25μm;所述紫外线固化剂A为二苯基乙二酮;所述紫外线固化剂B由异氰酸盐树脂、酸酐和氧化钛按8:3:1的重量份数比混合而成;所述填料浸润剂由十二烷基苯磺酸、三甲氧基硅烷、硅油和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按15:3:7:1的重量份数比混合而成;所述玻璃纤维浸润剂按重量份数计由:53份乙烯基水性环氧树脂、10份硅烷偶联剂KH‑550、12份硅油、2.8份十二烷基二苯醚二磺酸钠、0.63份季戊四醇二硬脂酸酯和42份水混合而成;所述紫外光稳定剂A由苯丙三氮唑、2‑[4,6‑双(2,4‑二甲基苯基)‑1,3,5‑三嗪‑2‑基]‑5‑(辛氧基)‑苯酚和三氯氧磷按10:3:1的重量份数比混合而成;所述紫外光稳定剂B由2‑羟基‑4‑正辛氧基二苯甲酮和二苯甲酮按21:5的重量份数比混合而成;所述氧化镁A的比表面积为180m2·g‑1;所述氧化镁B的比表面积为60m2·g—1;所述氧化镁A的比表面积是氧化镁B的比表面积的3倍;所述极性防沉剂为气相二氧化硅;紫外光固化片材的制备方法如下:(1)将环氧乙烯基酯树脂、紫外线固化剂A、填料浸润剂、紫外光稳定剂A、氢氧化铝A、氧化镁A混合均匀后得到组合物A;(2)将不饱和聚酯树脂、紫外线固化剂B、玻璃纤维浸润剂、紫外光稳定剂B、氢氧化铝B、氧化镁B混合均匀后得到组合物B;(3)将组合物A、组合物B、极性防沉剂混合均匀后得到环氧乙烯基酯基材;(4)将环氧乙烯基酯基材分别涂覆在上承载膜和下承载膜上形成外环氧乙烯基酯基层和内环氧乙烯基酯基层;(5)在外环氧乙烯基酯基层上敷设一层短切玻璃纤维;(6)在短切玻璃纤维和内环氧乙烯基酯基层之间设置一层玻璃纤维薄毡;(7)通过外保护片材生产装置自上而下将上承载膜、外环氧乙烯基酯基层、短切玻璃纤维、玻璃纤维薄毡、内环氧乙烯基酯基层和下承载膜叠加压合成型。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玖尚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玖尚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1205883.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埃罗替尼中间体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混合动力车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