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冲激雷达发射机驱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97561.0 | 申请日: | 2016-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6597387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09 |
发明(设计)人: | 吴戈;田小建;汝玉星;高博;单江东;高福斌;李尚;安明;梁雪;刘大恺;马春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S7/282 | 分类号: | G01S7/282 |
代理公司: | 长春吉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2201 | 代理人: | 王恩远 |
地址: | 130012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的冲激雷达发射机驱动装置属于电子技术的技术领域,结构有单片机模块(1)、高压储能模块(2)、脉宽调节模块(3)、脉冲驱动模块(4)、调制输入模块(5)、脉冲显示模块(6)、指示灯驱动模块(7)、按键输入模块(8)、过流控制模块(9)和前面板(10)。本发明利用单片机控制,使用更灵活,功能更丰富,升级换代更方便,输出脉冲形状好,另外本发明还具有上电冲击保护、过流保护、限流保护等多重保护功能以及外调制输入功能,使用安全性高,应用范围广。 | ||
搜索关键词: | 冲激 雷达 发射机 驱动 装置 | ||
【主权项】:
1.一种冲激雷达发射机驱动装置,结构有脉冲显示模块(6)和前面板(10),其特征在于,结构还有单片机模块(1)、高压储能模块(2)、脉宽调节模块(3)、脉冲驱动模块(4)、调制输入模块(5)、指示灯驱动模块(7)、按键输入模块(8)和过流控制模块(9);所述的单片机模块(1)的结构为,单片机U1的端口VCC和端口GND分别接+5V电源和数字地,端口X1和端口X2之间接晶振Y1,端口X1和端口X2还分别通过电容C1和电容C2接数字地,排阻Rp的公共端1脚接+5V电源,其余引脚分别接单片机U1的端口P00~端口P07,电平转换芯片U2的端口VCC和端口GND分别接+5V电源和数字地,端口VDD通过电容C3接+5V电源,端口VEE通过电容C4接数字地,端口C2+和端口C2‑之间接电容C5,端口C1+和端口C1‑之间接电容C6,端口T1IN和端口R1OUT分别接单片机U1的端口TXD和端口RXD,端口R1IN和端口T1OUT分别接D形接口J3的3脚和2脚,D形接口J3的5脚接数字地,所述的单片机U1的型号是STC89C51,电平转换芯片U2的型号是MAX232,D形接口J3是一个9针D形接口;所述的高压储能模块(2)的结构为,开关控制芯片U3的端口GND接模拟地,端口VCC接+12V电源、通过电阻R2接端口SWC并通过电容C7接模拟地,端口SWE接N沟道场效应管Q1的栅极并通过电阻R4接模拟地,端口TCAP通过电容C8接模拟地,端口IPK接脉冲变压器T1的初级线圈的同名端、通过电阻R3接端口DRVC并通过电阻R1接+12V电源,脉冲变压器T1的初级线圈的另一端接N沟道场效应管Q1的漏极,N沟道场效应管Q1的源极接模拟地,开关控制芯片U3的端口‑V IN接数字电位器U4的端口W并通过电阻R5接模拟地,数字电位器U4的端口VDD和端口GND分别接+5V电源和数字地,端口ADDR和端口VSS分别接+5V电源和数字地,端口EXT_CAP通过电容C9接数字地,端口SCL通过电阻R9接单片机U1的端口P20,端口SDA通过电阻R8接单片机U1的端口P21,端口
通过电阻R7接+5V电源,脉冲变压器T1的次级线圈的同名端作为高压储能模块(2)的一个输出端记为端口H_Vdc_Ref接肖特基二极管D1的正极并通过电阻R6接数字电位器U4的端口A,脉冲变压器T1的次级线圈的另一端接模拟地,肖特基二极管D1的负极作为高压储能模块(2)的另一个输出端记为端口H_Vdc并通过相互并联的电容C10、C11、C12、C13和C14接模拟地,所述的开关控制芯片U3的型号是MC34063,数字电位器U4的型号是AD5272BRMZ‑100;所述的按键输入模块(8)的结构为,反相施密特触发器U11A的输入端通过电阻R31接插座J5的1脚、通过电阻R30接+5V电源并通过电容C21接数字地,输出端作为按键输入模块(8)的一个输出端记为端口Enable,反相施密特触发器U11B的输入端通过电阻R33接插座J5的2脚、通过电阻R32接+5V电源并通过电容C22接数字地,输出端接单片机U1的端口P16,反相施密特触发器U11C的输入端通过电阻R35接插座J5的3脚、通过电阻R34接+5V电源并通过电容C23接数字地,输出端接单片机U1的端口P17,反相施密特触发器U11D的输入端通过电阻R37接插座J5的4脚、通过电阻R36接+5V电源并通过电容C24接数字地,输出端接单片机U1的端口INT0,反相施密特触发器U11E的输入端通过电阻R39接插座J5的5脚、通过电阻R38接+5V电源并通过电容C25接数字地,输出端接单片机U1的端口INT1;所述的调制输入模块(5)的结构为,单片机U1的端口P14接N沟道场效应管Q2的栅极,N沟道场效应管Q2的源极接模拟地,漏极接继电器K1的5脚,继电器K1的4脚接+12V电源,3脚接单片机U1的端口P15,1脚作为调制输入模块(5)的输出端记为端口Pulse_Orig,2脚接肖特基二极管D4的正极、肖特基二极管D5的负极并通过电阻R16接运放U9A的输出端,肖特基二极管D4的负极接+5V电源,肖特基二极管D5的正极接数字地,运放U9A的同相输入端通过电阻R15接运放U9A的输出端并通过电阻R14接数字地,反相输入端接肖特基二极管D2的正极、肖特基二极管D3的负极并通过电阻R13接插座J2的1脚,肖特基二极管D2的负极接+5V电源,肖特基二极管D3的正极接数字地,插座J2的2脚接数字地;所述的脉宽调节模块(3)的结构为,单稳态芯片U5A的端口A接按键输入模块(8)的端口Enable,端口B接调制输入模块(5)的端口Pulse_Orig,端
接+5V电源,端口Q作为脉宽调节模块(3)的输出端记为端口Pulse_LC,端口Cext接数字地,端口Rext/Cext接电位器W1的一个固定端并通过电容C15接数字地,电位器W1的抽头端接数字电位器U6的端口W,数字电位器U6的端口A、端口VDD和端口ADDR均接+5V电源,端口GND和端口VSS均接数字地,端口EXT_CAP通过电容C16接数字地,端口SCL通过电阻R12接单片机U1的端口P22,端口SDA通过电阻R11接单片机U1的端口P23,端口
通过电阻R10接+5V电源,所述的数字电位器U6的型号是AD5272BRMZ‑50;所述的脉冲驱动模块(4)的结构为,电位器W2的抽头端接脉宽调节模块(3)的端口Pulse_LC,电位器W2的一个固定端通过电容C17接模拟地并接MOSFET驱动芯片U7的端口IN A和端口IN B,MOSFET驱动芯片U7的端口VCC和端口GND分别接+12V电源和模拟地,端口EN A和EN B接+12V电源并通过相互并联的电容C18和电容C19接模拟地,端口OUT A和端口OUT B接高速MOSFET芯片U8的端口G,高速MOSFET芯片U8的1脚、3脚、4脚和6脚接模拟地,端口D接插座J1的2脚,插座J1的1脚接高压储能模块(2)的端口H_Vdc,所述的MOSFET驱动芯片U7的型号是IXDD404,高速MOSFET芯片U8的型号是DE275‑201N25A;所述的脉冲显示模块(6)的结构为,显示屏U10的端口D0~端口D7分别接单片机U1的端口P00~端口P07,端口EN、端口W/R和端口RS分别接单片机U1的端口P24、端口
和端口
端口VL和端口BL‑接数字地,端口BL+接电位器W3的抽头端,端口VDD接+5V电源并通过电容C20接数字地,端口VSS接数字地,电位器W3的一个固定端接+5V电源,所述的显示屏U10的型号为LCD1602;所述的指示灯驱动模块(7)的结构为,N沟道场效应管Q3的栅极通过电阻R18接单片机U1的端口P10,源极接数字地,漏极通过电阻R17接插座J4的1脚,N沟道场效应管Q4的栅极通过电阻R20接单片机U1的端口P11,源极接数字地,漏极通过电阻R19接插座J4的2脚,N沟道场效应管Q5的栅极通过电阻R22接单片机U1的端口P12,源极接数字地,漏极通过电阻R21接插座J4的3脚,N沟道场效应管Q6的栅极通过电阻R24接单片机U1的端口P13,源极接数字地,漏极通过电阻R23接插座J4的4脚,N沟道场效应管Q7的栅极接P沟道场效应管Q8的栅极并通过电阻R26接单片机U1的端口P14,源极接数字地,漏极通过电阻R25接插座J4的5脚,P沟道场效应管Q8的源极接+5V电源,漏极通过电阻R27接插座J4的6脚,P沟道场效应管Q9的栅极通过电阻R29接按键输入模块(8)的端口Enable,源极接+5V电源,漏极通过电阻R28接插座J4的7脚;所述的过流控制模块(9)的结构为,AD转换芯片U12的端口VDD和端口GND分别接+5V电源和数字地,端口VIN‑接数字地,端口
接单片机U1的端口P27,端口SDATA接单片机U1的P25,端口SCLK接单片机U1的P26,端口VIN+接稳压二极管D7的负极、通过电阻R42接数字地并通过电阻R41接高压储能模块(2)的端口H_Vdc_Ref,端口VREF接稳压二极管D6的负极并通过电阻R40接+5V电源,稳压二极管D6和稳压二极管D7的正极均接数字地,所述的AD转换芯片U12的型号为AD7451;所述的前面板(10)的结构有,显示屏(1001)、脉冲限幅指示灯(1002)、脉冲幅度指示灯(1003)、脉冲宽度指示灯(1004)、重复频率指示灯(1005)、脉冲参数选择按钮(1006)、参数调节旋钮(1007)、电源开关(1008)、内部调制指示灯(1009)、外部调制指示灯(1010)、工作模式按钮(1011)、调制输入端口(1012)、输出控制开关(1013)、电流输出指示灯(1014)和电流输出端口(1015),其中,显示屏(1001)是脉冲显示模块(6)中所述的显示屏U10,型号为LCD1602,脉冲限幅指示灯(1002)、脉冲幅度指示灯(1003)、脉冲宽度指示灯(1004)、重复频率指示灯(1005)和内部调制指示灯(1009)是5个发光二极管,其正极均接+5V电源,负极分别接指示灯驱动模块(7)中插座J4的1脚、2脚、3脚,4脚和5脚,外部调制指示灯(1010)和电流输出指示灯(1014)是2个发光二极管,其正极分别接指示灯驱动模块(7)中插座J4的6脚和7脚,负极接数字地,脉冲参数选择按钮(1006)的一个引脚接按键输入模块(8)中插座J5的2脚,另一个引脚接数字地,参数调节旋钮(1007)是一个旋转编码器,旋转编码器的1脚接按键输入模块(8)中插座J5的4脚,旋转编码器的2脚接按键输入模块(8)中插座J5的5脚,旋转编码器的3脚公共端接数字地,电源开关(1008)是整个装置是否通电的总开关,工作模式按钮(1011)的一个引脚接按键输入模块(8)中插座J5的3脚,另一个引脚接数字地,调制输入端口(1012)是一个SMA母头,其正极接调制输入模块(5)中插座J2的1脚,负极接调制输入模块(5)中插座J2的2脚,输出控制开关(1013)是一个钥匙开关,钥匙开关的一个引脚接按键输入模块(8)中插座J5的1脚,另一个引脚接数字地,电流输出端口(1015)是一个SMA母头,其正极接脉冲驱动模块(4)中插座J1的1脚,负极接脉冲驱动模块(4)中插座J1的2脚。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大学,未经吉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1197561.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