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五电平逆变单元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70792.2 | 申请日: | 2016-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70274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3 |
发明(设计)人: | 绳伟辉;干永革;童高;魏立彬;王会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赛迪电气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M7/483 | 分类号: | H02M7/483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恒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5 | 代理人: | 廖曦 |
地址: | 100176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五电平逆变单元,所述的五电平逆变单元包括十二个带反向并联二极管的开关管和八个静态均压电阻,两个辅助换向电容,一个辅助换向二极管,一个放电电阻。现有的中点有源箝位五电平拓扑串联管同时动作时存在动态均压问题,而发明提供的五电平逆变单元在实现单相或多相应用时,可保证为电流提供通路,同时通过辅助换向电路,保证整个变流器中的开关管在切换过程中,承受至多为直流母线的1/4电压,辅助换向电路体积小、成本低。同时,本发明提供的五电平逆变单元输出五个电平,每次切换一个电平、输出谐波小、系统容量较高。 | ||
搜索关键词: | 五电平 逆变单元 换向电路 开关管 反向并联二极管 电流提供通路 静态均压电阻 换向二极管 动态均压 放电电阻 换向电容 输出谐波 系统容量 直流母线 变流器 串联管 体积小 拓扑 用时 箝位 保证 输出 | ||
【主权项】:
1.一种五电平逆变单元,用于直流侧与交流侧能量交换,其特征在于:包括五电平变流器,该五电平变流器拓扑包括第一开关支路、第二开关支路、第三开关支路、第四开关支路,一个悬浮箝位电容Cf1、第一辅助换向支路、第二辅助换向支路、直流侧第一电容C1和直流侧第二电容C2;所述第一开关支路包括:带有反并联二极管的开关管S1a、S1b,开关管S1a、S1b分别并联一个静态均压电阻Rs;所述第二开关支路包括:带有反并联二极管的开关管S2a、S2b、S5、S6,开关管S2a、S2b分别并联一个静态均压电阻Rs;所述第三开关支路包括:带有反并联二极管的开关管S3a、S3b、S7、S8,开关管S3a、S3b分别并联一个静态均压电阻Rs;所述第四开关支路包括:带有反并联二极管的开关管S4a、S4b,开关管S4a、S4b分别并联一个静态均压电阻Rs;开关管S1a的第一端与直流侧第一电容C1第一端连接,开关管S1a的第二端与开关管S1b的第一端连接,开关管S1b的第二端分别与第二辅助换向支路第一端、开关管S2b的第一端、开关管S5第一端连接;开关管S2a的第二端与直流侧第一电容C1第二端连接,开关管S2a的第一端分别与开关管S2b第二端、第一辅助换向支路的第一端连接,开关管S2b的第一端分别与开关管S1b的第二端、开关管S5第一端、第二辅助换向支路的第一端连接,开关管S5的第二端分别与开关管S6的第一端、悬浮箝位电容Cf1的第一端连接,开关管S6的第一端与悬浮箝位电容Cf1的第一端连接;开关管S3a的第一端分别与直流侧第一电容C1的第二端、直流侧第二电容C2的第一端连接,开关管S3a的第二端分别与开关管S3b第一端、第一辅助换向支路的第二端连接,开关管S3b的第二端分别与第二辅助换向支路第二端、开关管S8第二端、开关管S4b的第一端连接;开关管S8的第一端分别与开关管S7的第二端、悬浮箝位电容Cf1的第二端连接,开关管S7的第一端与开关管S6的第二端连接;开关管S4a的第二端与直流侧第二电容C2的第二端连接,开关管S4a的第一端与开关管S4b第二端连接,开关管S4b的第一端分别与第二辅助换向支路第二端、开关管S3b的第二端、开关管S8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一辅助换向支路为换向电容Ca1;所述第二辅助换向支路包括辅助换向二极管Da、放电电阻Ra和辅助换向电容Ca2,辅助换向二极管Da的正向输入端分别与开关管S1b的第二端、开关管S2b的第一端、开关管S5的第一端连接,辅助换向二极管Da的反向输入端与辅助换向电容Ca2串联,放电电阻Ra与辅助换向二极管Da并联。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赛迪电气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中冶赛迪电气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1170792.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二次电池制造方法
- 下一篇:稀土复合PVC热稳定剂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