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分蘖力强的高产水稻培育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1151132.X | 申请日: | 2016-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652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17 |
发明(设计)人: | 张奎 | 申请(专利权)人: | 五河县茂源水蛭生态养殖专业合作社 |
主分类号: | A01G16/00 | 分类号: | A01G16/00;A01G9/10;C05G3/00;C05F11/10 |
代理公司: | 合肥广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4129 | 代理人: | 李显锋 |
地址: | 2333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蘖力强的高产水稻培育方法,有如下步骤:选取优质稻种,除杂、除瘪,低温练种后凉种,营养催芽,配制育苗基质,进行撤播育苗,以及育管管理;本发明的方法简单实用,易于实现,催芽率达72%以上,撤播省时,出苗率高达95%以上,出苗整齐,秧苗健壮长势好,秧苗老练移栽无需缓苗,分蘖能力强抽头率高,抗性强,培育水稻省种,抗逆性好,经喷施叶面肥亩产量达1200kg,工作量比传统方法更为省时,节省劳力,适合安徽北方地区培育水稻。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分蘖 高产 水稻 培育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分蘖力强的高产水稻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其育苗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选取优质稻种,去除杂质后,用大口径容器盛装浓度2%冰盐水,将稻种均匀撤于冰盐水面让其自然下沉,浮于水面的瘪壳即时捞出,然后让沉于水内的饱满稻种在冰盐水内浸泡2‑3h,取出摊铺在阴晾通风处,沥干稻种表面水分,以稻种间不重叠为准,环境温度为32‑35℃,风速为4‑6m/s,进行阴晾6‑8h;(2)将步骤(1)处理后的稻种放置在温度为30‑34℃、湿度为42‑48%的环境中,均匀摊铺在麻布上,摊铺厚度为6‑8mm,使麻布浸泡在营养液表面,每隔6h翻搅一次,且每天早晨7点前取出稻种用清水淘洗一次,5‑6天后有65‑70%的稻种长出芽孢即可育苗;(3)在田间亩施有机肥1800‑2200kg,并深翻土地40‑45cm,晒干表面土壤,使表层土壤含水量为18‑22%,然后在土壤表面施撤沼液,亩施沼液2600‑2800kg,再次深翻土壤30‑35cm后,继续晒3‑5天使土壤表层含水量为18‑22%,然后耙平土壤作苗床,然后在苗床上垫铺3‑5mm厚、沤腐小麦颖壳,再在小麦颖壳层上摊铺厚度为2‑4cm的育苗基质;(4)对苗床上的育苗基质喷水,使其含水量达到饱和,并且不向外渗水,再将长出芽孢的稻种均匀撤翻在苗床的育苗基质上,撤播的稻种间距为20‑25mm,用草木灰覆盖稻种芽孢,然后在苗床上搭建拱棚,12‑14天后待秧苗长至7‑10mm高,控制育苗基质含水量为40‑60%,每天11点30‑14点30打开拱棚两端进行通风,再15天后秧苗长至3‑4cm高,除去拱棚,控制育苗基质含水量在35‑40%,7天后秧苗长至5‑6cm,即可培育水稻;(5)在田地内,先亩施有机肥2600‑2800kg、氮磷钾含量为15‑18‑10的复合肥40‑50kg,进行翻耕26‑30cm,耙平整墒,将苗床上的基质切割成含有2‑3株秧苗的基质块,从垫铺的秸秆层取出,按间距为为10‑14cm进行摊放,然后向田内灌水,水深为浸没基质块;(6)待10‑15天后,秧苗长出新叶后,结合中耕除草,对秧苗亩喷施200‑240kg叶面肥A,分蘖期亩喷施280‑300kg叶面肥B,抽穗期亩喷施260‑290kg叶面肥C,灌浆期亩喷施300‑320kg叶面肥D;(7)病虫害防治及收割,其他同常规管理。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五河县茂源水蛭生态养殖专业合作社,未经五河县茂源水蛭生态养殖专业合作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1151132.X/,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无公害水稻种植方法
- 下一篇:一种有机水稻的高产栽培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