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克氏原螯虾套养泥鳅的混合养殖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1144208.6 | 申请日: | 2016-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0772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9 |
发明(设计)人: | 陈卫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小潘园生态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K61/59 | 分类号: | A01K61/59;A01K61/10;A01G3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23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克氏原螯虾套养泥鳅的混合养殖方法。养殖方法包括下列步骤:(1)池塘的改造与建设;(2)水草栽种;(3)苗种放养;(4)饵料投喂;(5)水草管护;(6)水质调控;(7)病害防治;(8)虾蟹捕捞。采用本发明的方法养殖克氏原螯虾,风险小,效益高,通过套养泥鳅,可极大地提高池塘养殖的经济效益。 | ||
搜索关键词: | 克氏原螯虾 泥鳅 套养 混合养殖 水草 病害防治 池塘养殖 饵料投喂 苗种放养 水质调控 养殖 管护 虾蟹 池塘 栽种 捕捞 改造 建设 | ||
【主权项】:
1.一种克氏原螯虾套养泥鳅的混合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养殖步骤如下:(1)池塘的改造与建设,池塘呈东西向,池底平整,有效水深1.5m,坡比1∶2.5,池塘土质为壤土,配备微孔管道增氧设施,排干池水,清除过多淤泥(留淤10cm),并冻晒10天,以氧化底层有机物。再每亩用生石灰200kg兑水化浆后全池泼洒消毒。(2)水草栽种,1月下旬(生石灰消毒15天后),将伊乐藻切成长度约15cm~20cm的小段,呈条带型、东西向均匀插种于池底,条带宽1m,间隔10m,条带间隔内撒种段长30cm的黄丝草。3月下旬,每亩撒播1.4kg轮叶黑藻芽孢和0.17kg面条草籽。6月上旬,在水草间隙处,补种一次轮叶黑藻和伊乐藻。(3)苗种放养,3月中旬,放养规格为2400只/kg体质健壮、无病无伤的克氏原螯虾苗种15kg/亩;4月中旬,套养附肢齐全、活动敏捷、规格在135只/kg左右的自育泥鳅种700只/亩。(4)饵料投喂,3月~6月份,平均每天投喂蛋白含量在36%的颗粒饲料和青饲料。7月份以后,进入着重强化培育泥鳅阶段,饵料以野杂鱼和颗粒料为主,交替使用,平均每天投喂野杂鱼或蛋白含量在30%~32%的颗粒饲料。(5)水草管护,5月上旬,对伊乐藻进行了割茬处理,即割除水草上部,使伊乐藻保持在水下20cm~30cm。割茬后,在伊乐藻间的空余部分补种轮叶黑藻,保证了高温季节水草的覆盖率达70%以上。(6)水质调控,2月下旬~4月份,施用生物有机肥3次,每次用量均为25kg/亩,4月初,每亩投放活体螺蛳500kg,以滤食池底残余饵料,7月~9月份,结合水质、水温变化情况,平均每周一次,用底质改良剂2kg/亩或用EM原露500mL/亩,兑水全池泼洒,泼洒时开启微孔管道增氧设施,同时,严格控制池塘水位,春季在40cm~50cm,5~6月份60cm~80cm,7~8月100cm~120cm,9月份以后控制在100cm左右。(7)病害防治,5月上旬,用纤虫净2009/亩兑水全池泼洒,3天后,连续投喂含2%中草药和l‰痢菌净的药饵4天,梅雨期结束后,每亩用l%的碘制剂全池泼浇消毒。(8)虾蟹捕捞,利用小龙虾不能仰角攀爬的习性,将普通地笼的半面笼梢用30cm宽度的硬质塑料板沿笼梢口贴网绞好。捕捞时地笼开口放置,有塑料板的半面在下靠近水面,进入地笼的泥鳅可沿上半部分的网状笼梢自行爬出,小龙虾则留在地笼内,4月下旬即用此种自制地笼套捕小龙虾,8月中旬捕捞结束;泥鳅捕捞,于11月初,结合用地笼逐步套捕泥鳅上市,12月上旬彻底干塘捕捉泥鳅。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小潘园生态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小潘园生态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1144208.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河蚌的养殖方法
- 下一篇:淡水小龙虾无公害健康生态养殖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