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发动机排气接管及其生产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611130404.8 | 申请日: | 2016-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64814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3-08 |
发明(设计)人: | 高军;朱铭;陈杰;单剑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多为机械工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N13/08 | 分类号: | F01N13/08;F01N13/16;F01N13/18;C09D163/00;C09D171/12;C09D109/06;C09D5/08;C09D7/12;B22C9/04;B22C9/24;C22C33/08 |
代理公司: | 南京利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32256 | 代理人: | 任立 |
地址: | 224115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发动机排气接管,包括上端口以及下端口,上端口与下端口之间通过带有弧度的连接管连接;上端口设有菱形连接块,连接块的四个角上设有螺栓连接孔,菱形连接块为中空结构,即具有空心内腔,空心内腔中填充有防漏密闭封条,连接管靠近上端口的侧壁上设有通气口,连接管侧壁上靠近通气口的位置设有拉环,连接管的管体内侧铺设有钢丝编织带且管体外表面涂覆有防腐蚀油漆层,有效的防止了排气连接管因长期使用而导致的管体堵塞,并且提高了排气接管的使用率,降低了报废率以及噪音,更好的衔接了排气管与车体,防止了气体的泄露,提高了工作效率,加强了排气管的实用性,简化了生产步骤。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发动机 排气 接管 及其 生产工艺 | ||
【主权项】:
一种汽车发动机排气接管,包括上端口(1)以及下端口(2),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端口(1)与下端口(2)之间通过带有弧度的连接管(3)连接;所述上端口(1)设有菱形连接块(4),所述连接块(4)的四个角上设有螺栓连接孔(5),所述菱形连接块(4)为中空结构,即具有空心内腔(6),所述空心内腔(6)中填充有防漏密闭封条(7),所述连接管(3)靠近上端口(1)的侧壁上设有通气口(8),所述连接管(3)侧壁上靠近通气口(8)的位置设有拉环(9),所述连接管(3)的管体内侧铺设有钢丝编织带且管体外表面涂覆有防腐蚀油漆层;所述的防腐蚀油漆层由甲乙两组分按甲:乙=2:1的比例复合而成,所述甲乙以质量份数计包含以下组分:所述甲组分中按质量份数计包括以下组分:有机硅改性环氧树脂:22‑30份,颜料:9‑12份,填料:10‑15份,增塑剂:11‑15份,分散剂:9‑13份,成膜助剂:15‑18份,消泡剂:7‑11份;所述乙组分中按质量份数计包括以下组分:聚苯醚树脂粉:20‑24份,丁苯橡胶:12‑15份,甲苯:11‑14份,增塑剂:4‑7份,偶联剂:5‑8份,辅料:6‑11份,阻燃剂:2‑5份;其中,所述的颜料为钛白粉、炭黑、硫酸钡或氧化铬绿中的一种;所述填料玻璃鳞片;所述的甲乙组分中的增塑剂均为磷酸三甲苯酯或邻苯二甲酸二丁酯中的一种;所述的分散剂为三聚磷酸钠、四聚磷酸钠或六偏磷酸钠中的一种;所述的成膜助剂为乙二醇乙醚、乙二醇丁醚或丙二醇中的一种;所述的消泡剂为有机硅、聚醚、有机硅氧烷或酰胺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的偶联剂为为硅烷偶联剂或锆类偶联剂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的阻燃剂选用磷酸三酯;所述的辅料为复合稀土,所述的复合稀土按重量百分比包含以下成分:La:29‑32%,Y:13‑15%,Sc:16‑18%,Gd:9‑11%,Sm:18‑20%,Pr:9‑11%,以上各组分之和为100%;所述防腐蚀油漆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将甲组分中的颜料及填料送至搅拌器中搅拌15‑20min,搅拌速度为100‑110r/min,然后加入有机硅改性环氧树脂,搅拌10‑15min,搅拌速度为120‑125r/min,等充分混合均匀后依次加入分散剂、成膜助剂及消泡剂,最后添加增塑剂调节涂料至合适黏度,过滤得到防腐蚀油漆层中的甲组分待用;(2)向甲苯中加入丁苯橡胶、辅料及阻燃剂并送入搅拌机,搅拌10‑15min,搅拌速度为130‑135r/min,然后加入聚苯醚树脂粉,搅拌20‑25min,搅拌速度为90‑100r/min,等充分混合均匀后将偶联剂加入搅拌机中,在高剪切力作用下高速搅拌12‑15min,搅拌速度为300‑320r/min,最后添加适量增塑剂调节涂料至合适黏度,过滤即可得到防腐蚀油漆层中的乙组份待用;(3)将步骤(2)中制备好的乙组分喷涂在步骤(1)中制备好的甲组分上,干燥后即得到防腐蚀油漆层。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多为机械工业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多为机械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1130404.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拖拉机柴油机的排气管结构
- 下一篇:一种分组式排气歧管及发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