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油页岩地下原位开采的体系封闭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1097759.1 | 申请日: | 2016-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03752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9 |
发明(设计)人: | 孙友宏;李强;周科;张弛;郭威;韩婧;刘世畅;吕世东;孙中瑾;李家晟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E21B36/00 | 分类号: | E21B36/00;E21B33/13;E21B43/241;E21B43/295 |
代理公司: | 长春市吉利专利事务所 22206 | 代理人: | 张冉昕 |
地址: | 130012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油页岩地下原位开采的体系封闭方法,本发明所涉及的封闭体系是由顶板隔热封闭层、底板隔热封闭层和水平开采区域封闭帷幕组成;本发明包括以下步骤:一、在油页岩层底板处设置底板隔热封闭层,覆盖油页岩原位开采区域,与水平开采区域封闭帷幕连接成为整体;二、在油页岩顶层板处设置顶板隔热封闭层,覆盖油页岩原位开采区域,设置顶板隔热封闭层采用劈裂注浆的方法,使各注浆孔中浆液相互串径。三、水平开采区域封闭帷幕是连续且密闭的,采用渗透注浆的方法,穿过开采油页岩层底板,到达透水性差的底部岩层;本发明为油页岩地下原位开采提供了一个密闭的加热区域,用于阻绝开采区域纵向地下水进入、热量散失以及水平方向地下水进入和油气及副产品流出。 | ||
搜索关键词: | 油页岩 原位开采 封闭层 隔热 底板 区域封闭 水平开采 油页岩层 密闭 地下 帷幕 地下水 岩层 封闭体系 加热区域 劈裂注浆 区域纵向 热量散失 顶层板 透水性 注浆孔 封闭 覆盖 注浆 流出 油气 穿过 | ||
【主权项】:
1.一种用于油页岩地下原位开采的体系封闭方法,封闭体系是由顶板隔热封闭层、底板隔热封闭层和水平开采区域封闭帷幕组成;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一、在油页岩层(1)底板处设置底板隔热封闭层,覆盖油页岩原位开采区域,与水平开采区域封闭帷幕连接成为整体;用于底板隔热封闭层的劈裂注浆方法,是在地面钻一系列梅花形布置的第一劈裂注浆孔(61),相邻第一劈裂注浆孔(61)的注浆浆液相互串径,孔深到达油页岩层(1)底板;第一劈裂注浆孔(61)穿过油页岩层(1)底板,采用前进式的注浆方式,在油页岩层(1)底板进行注浆,浆液在压力大于油页岩原位垂直于层理方向的拉应力作用下,劈开油页岩层(1),浆液的劈裂路线呈纵横交错的脉状网络,各注浆孔中浆液相互串径,形成底板隔热封闭层;二、在油页岩层(1)顶层板处设置顶板隔热封闭层,覆盖油页岩原位开采区域,设置顶板隔热封闭层采用劈裂注浆的方法,使各注浆孔中浆液相互串径;用于顶板隔热封闭层的劈裂注浆方法,是在地面钻一系列梅花形布置的第二劈裂注浆孔(62),相邻第二劈裂注浆孔(62)的注浆浆液相互串径,孔深到达油页岩层(1)顶板;第二劈裂注浆孔(62)穿过油页岩层(1)顶板,采用前进式的注浆方式,在油页岩层(1)顶板进行注浆,浆液在压力大于油页岩原位垂直于层理方向的拉应力作用下,劈开油页岩层(1),浆液的劈裂路线呈纵横交错的脉状网络,各注浆孔中浆液相互串径,形成顶板隔热封闭层;在第二劈裂注浆孔(62)中灌入封闭泥浆即劈裂注浆浆液(13),插入单向阀管(11)到油页岩层(1)顶板,待劈裂注浆浆液(13)凝固在单向阀管(11)中,再插入注浆芯管(12)到单向阀管中,进行注浆;当浆液压力大于油页岩原位垂直层理方向拉应力时,浆液劈开油页岩层(1)并进入裂隙中,形成顶板隔热封闭层(7);三、水平开采区域封闭帷幕是连续且密闭的,采用渗透注浆的方法,穿过开采油页岩层(1)底板,到达透水性差的底部岩层;用于水平开采区域封闭帷幕施工的渗透注浆方法,是在地面钻一系列单排第三劈裂注浆孔(63),第三劈裂注浆孔(63)深度达到油页岩层(1)底板处,第三劈裂注浆孔(63)间距应满足相邻孔的浆液扩散范围重叠,最终可以形成连续且密闭的水平开采区域封闭帷幕;对单孔进行注浆时,应采用自下而上分段注浆的方式,从油页岩层(1)底板开始,利用止浆栓塞(16),进行分段注浆。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大学,未经吉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1097759.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