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复合包芯静电纺丝喷头的使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1066610.7 | 申请日: | 2016-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6435778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8 |
发明(设计)人: | 徐文峰;廖晓玲;徐紫宸;杨晓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科技学院 |
主分类号: | D01D5/00 | 分类号: | D01D5/00;D01D5/34;D01D5/24;D01D5/24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1331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复合包芯静电纺丝喷头的使用方法,使用的喷头由内管和外管组成。操作步骤包括,第一步,根据实验所用溶液的性质,清洗内管和外管内外表面。第二步,安装好内管和外管的供液,先开通内管的供液系统,再开外管的供液系统。或者反之。第三步,设定通电纺丝的参数。第四步,纺丝结束后,清洗内管和外管,烘干待用。本发明有益效果是能够实现两种以上不同组分的溶液的混合静电纺丝,为加工核‑壳结构、多孔结构的功能化纤维材料提供很大的便利,能够广泛应用于药物缓释、组织工程以及药物载体等领域,能够依照单针管喷头进行操作,操作工艺简单。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 静电 纺丝 喷头 使用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复合包芯静电纺丝喷头的使用方法,使用的喷头由内管(1)和外管(12)组成,内管(1)的端头封闭,管头(11)呈H4高的尖锥形,在距离封闭的管头(11)底边H3尺寸的地方,加工有一个反相均液环(2),在距离反相均液环(2)H2尺寸的地方,加工有一个小均液环(3),在距离小均液环(3)H1尺寸的地方,加工有一个大均液环(4);在距离大均液环(4)上方h尺寸的地方,加工有2个对称的上贯通口(5),2个对称的上贯通口(5)共同形成横向贯通内管(1)内径,且垂直内管(1)轴向的通孔;在距离大均液环(4)下方h尺寸的地方,加工有2个对称的下贯通口(8),2个对称的下贯通口(8)共同形成横向贯通内管(1)内径,且垂直内管(1)轴向的一个通孔;2个对称的上贯通口(5)的方向与2个对称的下贯通口(8)的方向,呈十字对称排布;从上贯通口(5)上部平齐线开始的内管(1)表面,一直到管头(11)的表面,均加工有与内管(1)溶液相浸润的管体处理表面(6);大均液环(4)和小均液环(3)的表面,都加工有与内管(1)里流动的溶液相浸润的大均液环处理表面(7)和小均液环处理表面(9),并具有向下引流作用的微纳米结构;反相均液环(2)的表面,加工有与外管(12)里流动的溶液相浸润的、与内管(1)里流动的溶液不相浸润的反相均液环处理表面(10),并只具有溶液涂覆的微纳米表面结构,没有向下引流的结构;其特征在于,使用方法如下:第一步,根据实验所用溶液的性质,用溶剂或去离子水清洗内管(1)和外管(12)外表面;再开通各管路的供液系统,用溶剂或去离子水清洗内管(1)外管(12)的内通道0.5h,烘干内管(1)和外管(12)待用;第二步,安装好内管(1)和外管(12)的供液,先开通内管(1)的供液系统,待内管(1)的管头(11)有溶液滴落,并保持匀速滴落5min‑8min,再开外管(12)的供液系统,待外管(12)的溶液包覆内管(1)的溶液,并在管头(11)有溶液滴落,保持匀速滴落5min‑8min;或者,先开通外管(12)的供液系统,待外管(12)的溶液在管头(11)有溶液滴落,并保持匀速滴落5min‑8min,再开内管(1)的供液系统,待内管(1)的溶液被包覆在外管(12)的溶液里,并在管头(11)有溶液滴落,保持匀速滴落5min‑8min;第三步,设定接收距离为20cm~30cm,以电压12kv~20kv,外管(12)流速5 mL/h ~15mL/h,内管(1)流速0.5mL/h~2 mL/h,开始通电纺丝;第四步,纺丝结束后,重复步骤一,清洗内管(1)和外管(12),烘干待用。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科技学院,未经重庆科技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1066610.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空芯静电纺丝喷头的使用方法
- 下一篇:一种纳米纤维制备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