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年循环式地栽平菇安全度夏与越冬的栽培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1031114.8 | 申请日: | 2016-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18019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20 |
发明(设计)人: | 李林辉;李冰寒;刘娇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华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G18/00 | 分类号: | A01G18/00;A01G18/20;C05G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夏艳 |
地址: | 637009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专利涉及食用菌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年循环式地栽平菇安全度夏与越冬方法,包括菌种制备、出菇培养基制备、菌砖培养、土壤处理、埋菌砖、架拱、春季出菇管理、度夏管理、秋冬出菇管理和越冬管理。采用本发明方法,可延长平菇的生产周期,节约生产成本,中心源菌种为主、菌丝体养护为辅,保障了菌丝体长期的生物生长能力。 | ||
搜索关键词: | 多年 循环 栽平菇 安全 越冬 栽培 方法 | ||
【主权项】:
1.多年循环式地栽平菇安全度夏与越冬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菌种制备;A、母种选择与扩大培养:选择10‑30℃能正常出菇的品种,并将选择的母种转接到土豆蔗糖斜面试管培养基上培养至长满试管斜面;B、原种制备:麦粒除去杂物,用50℃温水浸泡4‑6h,沸水中煮至内无生心,外不破皮;滤去多余水分,摊凉于透气竹制簸箕上,自然风吹至收汗,拌入麦粒干重2%的石膏及1%石灰粉,充分混匀,装入750ml玻璃瓶中,彻底灭菌,冷却后接入母种,室温培养至成熟;C、栽培种制备:棉籽壳培养基装于聚丙烯塑料袋内,中间塞入接种棒,灭菌后冷却,抽出接种棒,接入原种,室温培养至成熟;(2)出菇培养基制备:培养料用长43cm×宽33cm×高13cm的塑料盆装,在盆中心放入2个直径8‑10cm、高为10cm的经营养液浸泡的阔叶树椴木后灭菌作为出菇培养基;(3)菌砖培养:栽培种均匀接入出菇培养基,送入培养室培养;(4)土壤处理:选择30cm以下的土壤,打碎并过1cm直径的筛网,过筛土壤1m3用甲醛500ml,敌敌畏8ml,兑成水溶液5kg,均匀喷洒并调整土壤水分至18%‑20%,然后用黑色塑料薄膜覆盖,密闭消毒24h待用;(5)埋菌砖:每年立冬前后,气温降至10℃以下时,在平整土地上,做成宽1.2‑1.3m、深15cm的畦后用石灰消毒,然后按3个为一排将菌砖畦床中,菌砖上撒石灰消毒后覆盖3‑5cm的处理过的土壤,土壤表面消毒;(6)架拱:架设拱以后在拱上盖上黑色塑料薄膜,再盖上遮阳网;(7)春季出菇管理:经过冬季,当气温达到8‑12℃时,揭去黑色薄膜与遮阳网,喷施重水,吊菌丝,再盖上遮阳网,然后喷结菇水,待平菇长大时采摘,首批菇逐渐长大,旋转拔起,采摘完首批菇后,自然干燥,让床面略干,9‑11天又现第二批菇蕾,此时又喷施重水,之后保持土层湿润,第二批菇逐渐长大,直到采摘,如此循环;(8)度夏管理:铲去表层覆土,添加10cm厚的灭菌培养基,在培养料面上撒上石灰粉,踩踏压紧培养料,立即回盖土壤,在土壤表面再次撒上石灰粉,调整土壤水分至18%‑20%,重新搭建黑色塑料拱棚,上盖遮阳网;(9)秋季出菇管理:当气温由高降低到22℃‑28℃时,揭去薄膜,盖上遮阳网,有菇蕾发生时,喷施重水,保持菇床湿润,首批菇逐渐长大,旋转拔起,采摘完首批菇后,自然干燥,让床面略干,6‑8天又现第二批菇蕾,此时又施重水,维持床面湿度,第二批菇逐渐长大,直到采摘,如此循环;(10)越冬管理:当气温由高降低到8‑11℃时,铲去表层覆土,堆放在一侧,添加15cm厚的灭菌培养基,撒上石灰粉,放上消毒木板,踩踏压紧培养料,立即回盖土壤,在土壤表面再撒上石灰粉,调整土壤水分至18%‑20%,重新搭建黑色塑料拱棚,上盖遮阳网,四周压严实;(11)按步骤(7)‑(10)方法进行循环3‑5年,直到中心原木菌种再生菌丝体困难,生物转化率变低时,终止循环。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华师范大学,未经西华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1031114.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