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纤维素纳米晶制备碳纳米棒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1016340.9 | 申请日: | 2016-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6587006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22 |
发明(设计)人: | 张须臻;吴灿清;王秀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1B32/15 | 分类号: | C01B32/15;B82Y30/00;B82Y40/00 |
代理公司: | 上海精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53 | 代理人: | 冯子玲 |
地址: | 310018 浙江省杭州市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纤维素纳米晶制备碳纳米棒的方法,采用纤维素作为基材,用酸催化法对纤维素进行处理,清除纤维素中的无定形区和杂质成分,提取纤维素纳米晶,然后经过氧化‑炭化处理后,制备直径为10—30 nm,长度为150—350 nm,具有较大长径比的碳纳米棒。本发明有效利用了生物质材料纤维素,具有原料来源广、可再生、无污染特点;通过调控纤维素纳米晶制备过程中原料、酸浓度、水解温度、水解时间因素,实现了纤维素纳米晶以及最终碳纳米棒尺寸的可调控性;在电子元件、电池能源、过滤膜微结构精细领域有着传统碳纤维、石墨烯、碳纳米管、富勒烯等所不具备的尺寸优势。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纤维素 纳米 制备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基于纤维素纳米晶制备碳纳米棒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采用纤维素原材料作为基材,用酸催化法对纤维素进行处理,清除纤维素中的无定形区和杂质成分,提取纤维素纳米晶,然后经过氧化‑炭化处理后,制备直径为10—30nm,长度为150—350nm,具有较大长径比的碳纳米棒;所述的用酸催化法对纤维素进行处理提取纤维素纳米晶的方法为:将纤维素原材料置于硫酸或盐酸溶液中进行水解处理;所述的酸采用硫酸催化水解纤维素时,纤维素原材料在硫酸中的固含量为0.006—0.04g/mL,反应温度为80—100℃,反应时间为1—5h,反应液经去离子水反复稀释、过滤、洗涤处理后,加入挥发性碱液调节p H至7,加热除去易挥发成分,得到均匀分布的纤维素纳米晶分散液,将分散液冷冻干燥后制得纤维素纳米晶粉末;所述的酸采用盐酸催化水解纤维素时,纤维素原材料在盐酸中的固含量为0.005—0.05g/mL,转移至水热釜,于100—120℃反应1—5h,反应液静置分层后移去上层清液,得到稳定的悬浮液,向悬浮液中加入挥发性碱液调节p H至7,加热除去易挥发成分,得到均匀分布的纤维素纳米晶分散液,最后将分散液冷冻干燥制得纤维素纳米晶;经过上述2种酸中的一种酸催化水解制备的纤维素纳米晶直径为10—60nm,长度为150—600nm;所述的氧化‑炭化纤维素纳米晶制备碳纳米棒的方法为:将制备得到的纤维素纳米晶粉末直接置于管式炉中空气气氛下,进行高温氧化处理,然后通入保护性气体,在高温下制备得到直径为10—30nm,长度为150—350nm碳纳米棒;所述的纤维素原材料采用纤维素微晶、棉花、纸屑、木屑、细菌纤维素中的一种;所述的挥发性碱液采用氨水;所述的高温氧化处理时的温度为200—350℃,经过1—3h高温处理;所述的保护性气体采用氮气或氩气,所述的保护性气体通入后的采用逐步升温至1000—1500℃,经过1—3h炭化后得到形状为棒状或椭圆状的直径为10—30nm,长度为150—350nm的碳纳米棒。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理工大学,未经浙江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1016340.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