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泥鳅大规格苗种的培育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984771.8 | 申请日: | 2016-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6577373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28 |
发明(设计)人: | 叶林;宋超;胡庚东;陈家长;孟顺龙;范立民;郑尧;裘丽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 |
主分类号: | A01K61/10 | 分类号: | A01K61/10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104 | 代理人: | 殷红梅 |
地址: | 214081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泥鳅大规格苗种的培育方法,其包括亲本养殖、亲本催产、产卵孵化/育苗、大规格苗种的培育和常规养殖步骤,在育苗步骤中给泥鳅苗投喂弱毒疫苗和颗粒饲料粉碎料,投喂方式是每万尾泥鳅苗投喂2.5~3.5g弱毒疫苗和2.5~3.5g的颗粒饲料粉碎料,每三天投喂1次,总共投喂3次,15天后出苗。本发明利用弱毒免疫的方法,成功地将水花苗培育成大规格的寸片苗,培育成活率最高达90%,将寸片苗进行养殖,养殖成活率也高达90%。该发明有效降低了泥鳅的养殖成本,提高了养殖效益,同时也避免了养殖户的养殖风险。 | ||
搜索关键词: | 泥鳅 规格 苗种 培育 方法 | ||
【主权项】:
1.泥鳅大规格苗种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亲本养殖:选择泥鳅亲本,将其养殖于室内大棚池中,以对泥鳅亲本进行育肥和驯化;亲本养殖周期为55~65天,养殖密度是400~500斤/亩,养殖方式是投喂泥鳅膨化颗粒饲料,每天投喂3次,早中晚各1次,总投喂量是泥鳅体重的2.5~3%;(2)、亲本催产:检查亲本泥鳅卵的成熟度,在成熟度达到要求后进行人工催产后放入孵化池中;(3)、产卵孵化:亲本在孵化池中进行产卵,保持孵化池的水温为24‑26℃,孵化48小时后,泥鳅苗会孵化完全,然后收集泥鳅苗,等待转移至育苗池;(4)、育苗:首先给育苗池消毒,然后曝气;准备好后,将步骤(3)孵化的泥鳅苗转移至育苗池,每立方水体放1.9~2.1万尾泥鳅苗;转移第三天后开口,喂活轮虫,单次投喂量是每万尾泥鳅苗投喂15g‑ 20g,每天投喂2次,早晚各1次;开口两天后,投喂弱毒疫苗和颗粒饲料粉碎料,投喂方式是每万尾泥鳅苗投喂2.5~3.5g弱毒疫苗和2.5~3.5g的颗粒饲料粉碎料,每三天投喂1次,总共投喂3次,15天后出苗;(5)、大规格苗种的培育:准备好培育池塘,将育苗池中的泥鳅苗放入培育池塘中,养殖密度为18~22万尾/亩;然后用颗粒饲料粉碎料喂养9~11天后,换用过60目网的小颗粒饲料喂养,单次投喂量是每万尾泥鳅苗投喂 28‑32g,每天投喂3次,早中晚各1次;培育两个月后,等待泥鳅苗的规格达到300尾左右/斤时,即为过了“寸片关”的大规格泥鳅苗;(6)、常规养殖:将大规格泥鳅苗放入普通池塘中养殖,养殖密度为9~11万尾/亩,养殖六个月后,即可以达到上市规格。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未经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984771.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海龙的越冬及人工繁殖方法
- 下一篇:一种野生青石爬鮡的驯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