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海龙的越冬及人工繁殖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963494.2 | 申请日: | 2016-11-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6577372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6 |
发明(设计)人: | 徐永健;牟金婷;梁崇琦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K61/10 | 分类号: | A01K61/10;A01K61/17 |
代理公司: | 宁波奥圣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26 | 代理人: | 何仲 |
地址: | 315211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海龙的越冬及人工繁殖方法,特点是包括以下步骤:(1)野生捕捞经人工驯养的海龙放置于玻璃钢桶中进行越冬养殖;(2)于次年3‑4月份调整养殖水温和放养密度开始投喂活体饵料进行亲体营养强化;(3)按雌雄个数比1:1或2:3的比例,5‑6对/桶的配置密度进行人工繁殖准备;(4)幼体孵化与生产管理:待交配后受精卵在雄性育儿袋中孵化22‑25天后,即达到生产阶段,每尾海龙产出幼体在530‑865尾之间;(5)控制幼体的初始养殖密度为1000‑1500尾/立方水体,降低养殖密度至500尾/立方水体;同时对幼体培育的饵料投喂和水质进行管理,培育3‑4周即可,优点是操作简单、实用,幼体产出率高。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海龙 越冬 人工 繁殖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海龙的越冬及人工繁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越冬养殖将野生捕捞经人工驯养的海龙放置于玻璃钢桶中,控制养殖条件为:温度8‑20℃;盐度18‑32;光照强度30‑120Lx;充氧量为5‑10L/h,养殖水位为60‑100厘米,养殖密度为80‑100尾/平方;养殖用海水为海水晶加曝气自来水配制成盐度为25‑28的溶液或者经沙滤的自然海水;饵料为冰冻丰年虾或冰冻糠虾幼体,饵料大小为0.5‑1厘米,一天投饵两次,投喂时间为早上8点和下午2点,投喂量为海马湿重的12‑15%,每天傍晚熄灯前吸污去除残饵及粪便后更换15‑25%的海水;(2)亲体营养强化越冬养殖至次年3‑4月份,将养殖于玻璃钢桶中海龙的养殖水温调整为16‑22℃,放养密度调整为40‑50尾/平方,并完全停用冰冻饵料,开始投喂活体饵料,采用的活体饵料为孵化后养殖1周的活体丰年虾或者体长0.5‑1厘米的活体糠虾幼体或者体长0.7‑0.8厘米的对虾仔虾,一天投饵两次,投喂时间为早上8点和下午2点,活饵投喂密度为50‑80个/尾海龙;(3)人工繁殖准备在投喂活体饵料2周后,挑选出活力强、体格佳的海龙,按雌雄个数比1:1或2:3的比例放养于另一玻璃钢桶中作为繁殖的亲体海龙,亲体海龙的配置密度为5‑6对/桶,水温日变幅小于或等于2℃,期间继续投喂活体饵料,控制其它养殖条件为:盐度18‑32,光照强度30‑120Lx,充氧量为5‑10L/h,养殖水位为60‑100厘米;(4)幼体孵化与生产管理待交配后,受精卵在雄性育儿袋中孵化22‑25天后,即达到生产阶段,每尾海龙产出幼体在530‑865尾之间,在孵幼及生产期间继续投喂活体饵料,投喂次数增加至3‑4次,并将雌海龙移到另一养殖桶中,每天傍晚熄灯前吸污去除残饵及粪便后更换15‑25%的海水;(5)幼体培育待玻璃钢桶内的全部亲体海龙都生产后,将所有亲体海龙捞出转移到雌海龙养殖玻璃钢桶中可进行重新交配;在幼体养殖桶中,控制幼体的初始养殖密度为1000‑1500尾/立方水体,按每两天减少80‑120尾/方水体的速率逐渐降低养殖密度至500尾/立方水体;同时对幼体培育的饵料投喂和水质进行管理,幼体培育3‑4周后,然后可进行冰鲜饵料的驯化,开展海龙养成。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大学,未经宁波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963494.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黄鳝养殖的梯度饵料训饲方法
- 下一篇:泥鳅大规格苗种的培育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