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源保护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10957222.1 | 申请日: | 2016-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6487059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07 |
发明(设计)人: | 尹蓉蓉;王逊;王长宝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H02H11/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楼高潮 |
地址: | 212003***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源保护系统,包括:第一、第二光电藕合器,开关二极管,可控硅,轻触开关,第一至第三发光二极管、电阻R1、R2、R3、R4;由可控硅构成充电开关;由轻触开关及第一光电藕合器串接成外部备用电池向可控硅提供触发电压通路的通断控制,第一光电藕合器通断由汽车电池控制;只有当外部备用电池和汽车的电池均正向接入短路保护系统,操作轻触开关,可控硅导通,外部备用电池向汽车电池充电,实现电池夹夹电池过程中不会打火;其他情形,可控硅处于关闭,且与是否操作轻触开关无关;充电过程中取下电池夹,可控硅立即关断,无需在电池夹上、下夹板内侧分设平时互不接触的触点,用单一引线就行。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源 保护 系统 | ||
【主权项】:
1.一种电源保护系统,由连接有电源端口、第一电池夹、第二电池夹的保护电路组成,电源端口与外部备用电池的对应端口相连接,第一电池夹和第二电池夹分别与汽车的电池的两电极相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电路包括:第一光电耦合器、第二光电耦合器、开关二极管、可控硅、轻触开关、第一发光二极管、第二发光二极管、第三发光二极管、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所述开关二极管的阳极与可控硅的阳极并接后通过导线接入电源端口的正极接线端,开关二极管的阴极通过轻触开关与第一光电耦合器中光敏三极管的集电极相连接;电阻R3的一端、电阻R4的一端及第一发光二极管的阳极相互并接后与第一光电耦合器中光敏三极管的发射极相连接;电阻R3的另一端、可控硅的栅极及第二光电耦合器中光敏三极管的集电极相互并接;第一发光二极管的阴极与电阻R2的一端相连接;电阻R1的一端通过导线分别接入电源端口的负极接线端和第二电池夹的接线端;电阻R1的另一端、第二发光二极管的阴极及第三发光二极管的阳极相并接;第二发光二极管的阳极与第一光电耦合器中发光二极管的阴极相连接;第三发光二极管的阴极与第二光电耦合器中发光二极管的阳极相连接;可控硅的阴极、电阻R4的另一端、电阻R2的另一端、第一光电耦合器中发光二极管的阳极、第二光电耦合器中光敏三极管的发射极及第二光电耦合器中发光二极管的阴极相并接后通过导线接入第一电池夹的接线端。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科技大学,未经江苏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957222.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时间尺度微电网电压无功优化控制方法
- 下一篇:电子设备及其充电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