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判别深埋饱和砂土地震液化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946436.9 | 申请日: | 2016-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6408211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2 |
发明(设计)人: | 杨玉生;刘小生;赵剑明;汪小刚;温彦锋;刘启旺;陈宁;杨正权;李红军;梁文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6F17/50 | 分类号: | G06F17/50;G06Q10/06;G06Q50/08 |
代理公司: | 11004 北京中建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王灵灵;朱丽岩<国际申请>=<国际公布> |
地址: | 100038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判别深埋饱和砂土地震液化的方法,包括六个步骤,步骤一:确定深埋饱和砂层不同位置、不同深度处的标准贯入击数;步骤二:确定深埋饱和砂层不同标准贯入试验点的地震动剪应力比CSR;步骤三:采用假设检验的方法确定标准贯入试验实际临界上覆有效应力;步骤四:获得不同位置、不同深度处标准贯入试验点的归一化标准贯入击数;步骤五:确定抗液化动剪应力比CRR7.5;步骤六:对比地震动剪应力比CSR和抗液化动剪应力比CRR7.5,进行地震液化判别。本发明能够克服现有规范中标准贯入击数液化判别方法不能应用于20m以下土层的缺陷,能够将现有标准贯入击数液化判别方法拓展应用于深埋饱和砂土地震液化判别。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判别 饱和 砂土 地震 液化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判别深埋饱和砂土地震液化的方法,用于超过20m的深埋饱和砂土地震液化判别,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步骤一、在现场,根据规范对超过20m的大厚度深埋砂土层在不同部位、不同深度处进行标准贯入试验,得到不同位置、不同深度处砂层的标准贯入击数N′;/n步骤二、根据标准贯入试验点应力条件,计算一定地震加速度下标准贯入试验测试点处地震引起的地震动剪应力比CSR:/n /n式中:τav—地震引起的动剪应力;amax-地表地震动水平峰值加速度;g-重力加速度;σv0-竖向总应力;σ'v0-上覆有效应力;γd—应力刚度折减系数;/n步骤三、确定覆盖层土体标准贯入试验实际临界上覆有效应力σ'cr,具体步骤如下:/nA、假定覆盖层土体标准贯入试验的临界上覆有效应力为σ'a;/nB、将各标准贯入试验点上覆有效应力σ'v0和假定的临界上覆有效应力σ'a进行比较,若σ'v0≤σ'a,则用公式(2)将试验点深度处对应的实测标准贯入击数N’校正到上覆有效应力为100kPa的标准应力条件下,归一化标准贯入击数为(N1)60;/n /n其中,Pa为标准大气压力;/nC、采用假设检验方法对校正到100kPa下的标准贯入击数样本数据进行正态分布检验,判断假定临界上覆有效应力σ'a下归一化标准贯入击数样本数据是否符合正态分布,若检验结果符合正态分布,则说明该假定上覆有效应力σ'a在公式(2)的适用范围之内,可继续增大假定的临界上覆有效应力,继续以下步骤;/nD、增大假定的临界上覆有效应力至σ'a+Δσ,重复B至C,对校正到100kPa下的标准贯入击数样本数据进行正态分布检验,直至在假定的临界上覆有效应力下,对归一化标准贯入击数样本数据检验结果不符合正态分布且假定的临界上覆有效应力达到800kPa以上为止;/nE、根据上述各假定临界上覆有效应力下,对校正到100kPa下的标准贯入击数样本数据进行假设检验的结果,绘制偏度系数、峰度系数与假定临界上覆有效应力σ'a的关系曲线,图中两者能同时满足U<U0.05=1.96到两者不能同时满足U<U0.05=1.96的分界点对应的假定临界上覆有效应力即为实际临界上覆有效应力σ'cr;/n步骤四、采用公式(3)将深埋饱和砂层不同位置、不同深度处的标准贯入击数N’校正到100kPa的标准应力条件下,获得不同位置、不同深度处标准贯入试验点的归一化标准贯入击数(N1)60:/n /n步骤五、采用步骤四确定的不同位置、不同深度处标准贯入试验点的归一化标准贯入击数(N1)60,按照公式(4)计算深埋饱和砂土不同位置、不同深度处标准贯入试验点对应的抗液化动剪应力比CRR7.5:/n /n步骤六、将抗液化动剪应力比CRR7.5同地震动剪应力比CSR进行比较,当CSR≥CRR7.5,土体发生液化;当CSR<CRR7.5,土体不发生液化。/n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946436.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