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公交站点信息化的普通公交动态调度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924627.5 | 申请日: | 2016-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6485912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8 |
发明(设计)人: | 张健;郑元;冉斌;张雯靓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G08G1/00 | 分类号: | G08G1/00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王安琪 |
地址: | 210088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公交站点信息化的普通公交动态调度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通过公交站点信息与乘客手机终端的信息连接和交互获得各种数据;(2)建立实时公交调度模型,对模型进行求解,得出每相邻两车间最佳的站点个数和站点间的最佳运行时间;(3)每相邻两车间的最佳运行时间间隔通过时间之差来求和。本发明实现了公交站点信息化技术与乘客手机终端的信息融合,实现了动态的公交形式和公交车最佳车间间隔的调度;提高了公交的运行效率,实现城市的公共交通系统有机良性循环发展,使居民或乘客能方便的选用公交的优先方式出行,最终增强公交吸引力。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公交 站点 信息化 普通 动态 调度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基于公交站点信息化的普通公交动态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通过公交站点信息与乘客手机终端的信息连接和交互,得到实时乘客OD分布数据,通过公交车的GPS定位模块获取公交车的运行位置和时间数据;(2)在每相邻两车间位于靠后位置的公交车离开某站点时刻,根据乘客OD分布统计线路每个站点上下车人数,与考虑位于靠前位置公交车之间达到最佳时间间隔的运行时段内每站点新增上下车人数,建立实时公交调度模型,以单位时间内所有乘客总出行成本和企业运营成本之和最小为目标对模型进行求解,得出每相邻两车间最佳的站点个数和站点间的最佳运行时间;公交调度模型的目标函数为:
其中:![]()
其中:n—线路上站点总数目;k—线路上运营公交车总数目;
—第j辆公交车离开i站的时刻;p—调度形式,p=1为全程车,涉及普通公交车;
—0‑1变量,第j辆公交车在i站停靠,则为1,否则为0;
—第j辆公交车在t时刻,乘客从i站至i+s站的人数;
一第j辆公交车离i‑1站时车上的乘客数;Ri—依据历史数据均值得出的公交车从i‑1站到i站的运行时间;
—第j辆公交车在i站的停靠时间,取决于i站点的上车和下车的人数;
—第j辆公交车到达i站点时下车的人数;
—第j辆公交车到达i站点时上车的人数;β—单位乘客平均上下车时间,单位为:分钟/人;C1—乘客等车单位时间成本;C2—乘客在车单位时间成本,单位为:元/分钟;C3—单位公交车运营时间成本,单位为:元/分钟;(3)每相邻两车间的最佳运行时间间隔是在位于靠后位置的公交车离开某站点时刻的原有车间运行时间间隔,与靠前位置公交车需调整的运行时间与靠后位置公交车需调整的运行时间之差的求和。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南大学,未经东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924627.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无线通信的智能烟感控制器
- 下一篇:一种拼车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