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纳米纤维复合凝胶超滤膜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922764.5 | 申请日: | 2016-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6283386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1 |
发明(设计)人: | 蔡志江;张青;宋现友;翟婷婷;熊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D04H1/4242 | 分类号: | D04H1/4242;D04H1/4326;D04H1/4374;D04H1/4382;D04H1/728;B01D71/48;B01D69/12;B01D67/00;B01D61/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387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一种纳米纤维复合凝胶超滤膜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高分子材料领域。该方法包括以下过程:首先,将聚羟基丁酸酯溶于溶剂中配置成纺丝溶液、将聚氧乙烯、海藻酸钠及碳纳米管溶解分散在去离子水中配置成纺丝溶液;其次,采用同步静电纺丝装置先纺制第一层聚羟基丁酸酯纳米纤维膜,然后第一层膜上同时纺制聚羟基丁酸酯纳米纤维膜和聚氧乙烯/海藻酸钠纳米纤维复合膜作为第二层,最后在第二层膜上纺制聚氧乙烯/海藻酸钠/碳纳米管纳米纤维膜作为第三层;将上述三层纳米纤维膜经过水雾处理后放入交联剂水溶液中交联,最终形成纳米纤维复合凝胶超滤膜。本发明制备方法过程简单,所制备的纳米纤维复合凝胶超滤膜具有低孔径和高孔隙率,与传统超滤膜相比,其通量和截留率都较高;而且使用本发明的纳米纤维复合凝胶超滤膜对水进行过滤过程中,不需要使用化学药剂,可以有效的避免了水质二次污染。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纳米 纤维 复合 凝胶 超滤膜 及其 制备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纳米纤维复合凝胶超滤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它包括下列步骤:(1)室温下将分子量为20~60万的聚羟基丁酸酯溶解于溶剂中,磁力搅拌6h,配制成质量体积分数为1~5%的溶液(I)、室温下将分子量为2~10万的聚氧乙烯和分子量为10~50万的海藻酸钠按质量比1∶1~1∶3溶解去离子水中,磁力搅拌3h,配制成质量体积分数为3~10%的溶液(II);室温在溶液(II)中加入碳纳米管,碳纳米管与去离子水的质量比为0.02~0.1,超声分散2h,磁力搅拌3h,配制成溶液(III);(2)将溶液(I)加入到注射器中,并将其固定在微量注射泵上,采用滚筒进行接收,高压静电调节范围10~20kV,注射泵流速0.1~0.5mL/h,接收距离10~20cm,获得直径为300~500nm第一层聚羟基丁酸酯纳米纤维膜;(3)将溶液(I)和溶液(II)分别加入到注射器中,并将其固定在微量注射泵上,采用同步静电纺法同时对溶液(I)和溶液(II)进行静电纺丝,将其直接纺制到步骤(2)所制得的覆盖有聚羟基丁酸酯纤维膜的滚筒上,高压静电调节范围10~30kV,注射泵流速0.05~0.3mL/h,接收距离10~20cm,获得直径为200~400nm第二层聚羟基丁酸酯纳米纤维和聚氧乙烯/海藻酸钠纳米纤维复合膜;(4)将溶液(III)加入到注射器中,并将其固定在微量注射泵上,将其直接纺制到步骤(3)所制得的覆盖有聚羟基丁酸酯纳米纤维和聚氧乙烯/海藻酸钠纳米纤维复合膜的滚筒上,高压静电调节范围20~35kV,注射泵流速0.01~0.1mL/h,接收距离10~20cm,获得直径为100~200nm第三层聚氧乙烯/海藻酸钠/碳纳米管复合纳米纤维膜;(5)将上述三层复合纳米纤维膜经过水雾处理2~10min;(6)最后将膜放入质量体积分数为2~10%的交联剂水溶液中交联3~24h,并用去离子水反复清洗,制得纳米纤维复合凝胶超滤膜。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工业大学,未经天津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922764.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