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钌配合物联合纳米银复合水滑石型纳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有效
申请号: | 201610910246.1 | 申请日: | 2016-10-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57656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21 |
发明(设计)人: | 吴允昆;刘晓林;肖方南;肖越;赵艳和;陈方满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N59/16 | 分类号: | A01N59/16;A01N55/02;A01P1/00;A01P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知元同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35 | 代理人: | 刘元霞;牛艳玲 |
地址: | 350002 ***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钌配合物联合纳米银复合水滑石型纳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所述制备方法主要包括:首先,将钌配合物插层水滑石层间,然后,在水滑石表面吸附银纳米颗粒。所述的纳米材料由于插层的钌配合物具有光动力活性,受到相应波长光激发后可产生活性氧自由基杀灭细菌,而嵌插后其发光效率亦得到增强;水滑石表面负载的银纳米颗粒,不仅具有良好的杀菌效果,还能进一步增强钌配合物的光动力活性。所述的纳米材料将多种抗菌机理集合,具有抗菌活性高、生物相容性好、稳定性好等特点。材料的制备过程简单、造价低廉。 | ||
搜索关键词: | 钌配合物 纳米材料 制备 滑石 光动力活性 银纳米颗粒 复合水 纳米银 水滑石 活性氧自由基 插层水滑石 生物相容性 表面负载 表面吸附 发光效率 抗菌活性 杀菌效果 制备过程 波长光 层间 插层 抗菌 嵌插 细菌 集合 联合 激发 | ||
【主权项】:
1.一种钌配合物联合纳米银复合水滑石型纳米材料,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水滑石、钌配合物和银纳米颗粒,所述钌配合物嵌插于所述水滑石板层间,所述银纳米颗粒吸附在所述水滑石表面;所述钌配合物中的配位体至少有一个为阴离子配体,使所述钌配合物在适当的pH条件下成为阴离子;所述钌配合物选自:Ru(H2dcbpy)(CO)2Cl2,Ru(H2dcbpy)2Cl2,Ru(H2dcbpy)2Br2,Ru(H2dcbpy)2(dcbpy),[Ru(H2dcbpy)3]Cl2,Ru(H2dcbpy)2(SCN)2,Ru(H2dcbpy)(CO)2Br2,Ru(H2dcbpy)(CO)2I2,Ru(H2dcbpy)(CO)2(SCN)2,Ru(H2dcbpy)2I2,[Ru(H2dcbpy)3]Br2,[Ru(H2dcbpy)3]I2,Ru(H2dcbpy)(bpy)Cl2,Ru(H2dcbpy)(bpy)Br2,Ru(H2dcbpy)(bpy)I2,Ru(H2dcbpy)(bpy)(SCN)2,Ru(H2dcbpy)(dcbpy)(bpy),[Ru(H2dcbpy)2(bpy)]Cl2,[Ru(H2dcbpy)2(bpy)]Br2,[Ru(H2dcbpy)2(bpy)]I2,Ru(H2dcbpy)(dmbpy)Cl2,Ru(H2dcbpy)(dmbpy)Br2,Ru(H2dcbpy)(dmbpy)I2,Ru(H2dcbpy)(dmbpy)(SCN)2,Ru(H2dcbpy)(dcbpy)(dmbpy),[Ru(H2dcbpy)2(dmbpy)]Cl2,[Ru(H2dcbpy)2(dmbpy)]Br2,[Ru(H2dcbpy)2(dmbpy)]I2,其中,H2dcbpy代表4,4’‑二羧酸‑2,2’‑联吡啶,dcbpy代表4,4’‑二羧基‑2,2’‑联吡啶,bpy代表2,2’‑联吡啶,dmbpy代表4,4’‑二甲基‑2,2’‑联吡啶;所述钌配合物具有350~600nm的激发光谱,能够发出500~1000nm的光;所述水滑石的化学式为[MII1‑xMIIIx(OH)2]x+[Ym‑x/m]x‑·nH2O,其中,MII是二价金属阳离子,MIII是三价金属阳离子,Ym‑是内部阴离子;所述MII选自Mg2+,Ni2+,Co2+,Zn2+,Cu2+;MIII选自Al3+,Cr3+,Fe3+,Sc3+;Ym‑选自NO3‑,Cl‑,SO42‑,PO43‑,C6H4(COO)22‑。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910246.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低醇类溶解度溶剂中合成环丙甲酸酯的方法
- 下一篇:转向控制装置及转向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