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有限元法的非均质储层地质-力学建模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831978.1 | 申请日: | 2016-09-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6443824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2-22 |
发明(设计)人: | 刘敬寿;丁文龙;杨海盟;卢霖;金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
主分类号: | G01V11/00 | 分类号: | G01V1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3 北京市海淀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油气田勘探开发以及地质力学领域,尤其是一种基于有限元法的非均质储层地质‑力学建模方法。本发明综合运用小层对比、沉积微相划分以及层序地层学原理识别岩性渐变‑突变界面;结合地震资料反演力学参数,以三轴力学实验、测井解释的结果为约束,实现基于有限元法的非均质储层地质‑力学建模。本发明基于实际地质资料,对相应的地质信息数字化后,可以利用计算机编程语言开发相应的计算程序,并利用有限元模拟软件,实现非均质储层地质‑力学建模。本发明对于非均质储层地质‑力学建模较高的实用价值,并且建模成本低廉、可操作性强,可以大幅度提高地质‑力学建模的精度。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有限元 非均质储层 地质 力学 建模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基于有限元法的非均质储层地质-力学建模方法,实现的步骤如下:1)利用小层划分、层序地层学、地震沉积学原理,进行沉积微相、岩相的划分,识别岩性的渐变、突变界面;2)利用地震资料,以测井解释的动态力学参数、岩石力学实验解释的静态力学参数为约束,反演目的层位的力学参数;3)以力学参数突变界面为约束,建立不同的体模型,并将不同的体模型进行初次网格划分;4)将初次网格划分的单元体与地震反演的力学参数耦合,建立力学参数渐变-突变模型,初次网格划分的每个单元体对应的节点数目为n,导出每个单元体的坐标,在地震反演的力学参数中,采用距离筛选法确定与这n个节点对应的n个力学参数值,选定其平均值为单元体的材料属性值,确定初次网格划分单元体所一一对应的材料属性,进行二次网格单元属性修改,建立力学参数渐变-突变模型;5)力学参数缓冲外框的厚度取值为工区模型高差的1.2~2.0倍,力学参数缓冲外框在平面上能覆盖工区即可;6)建立载荷、约束施加外框,设定边界与对应的主应力方向垂直,为了便于计算,建立力学参数均值地质体,建立地质力学模型;7)施加载荷约束,进行应力场模拟。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未经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831978.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