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层建筑绿色屋顶的构建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819718.2 | 申请日: | 2016-09-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6284863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8 |
发明(设计)人: | 张世忠;赵权;王婷婷;王东;徐留中;薛紫腾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阳理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E04D13/00 | 分类号: | E04D13/00;E03B3/02;A01B79/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名华博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53 | 代理人: | 李政 |
地址: | 473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属于环保建筑相关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层建筑绿色屋顶的构建方法。本发明屋顶结构基层处理、蓄水排水系统构建、基质层和植被层筛选、屋顶荷载分析和基质层和植被层构建,是根据高层建筑屋顶的结构和环境特点,提供的一种设计合理的高层建筑绿色屋顶的构建方法,通过把工程防水、屋顶绿化和节能隔热三者结合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对城市“热岛效应”具有一定程度的缓解作用,有利于增加城市大气中的氧气含量,吸收有害物质,减轻大气污染,有利于改善居住环境,美化城市景观,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合理解决绿色屋顶在屋顶荷载、排水设计、植物选择、土壤配置等方面的问题,促进我国城市屋顶建设的完善与发展。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层建筑 绿色 屋顶 构建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高层建筑绿色屋顶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构建的高层建筑绿色屋顶包括屋顶结构层、坡度层、找平层、防水阻根层、保护层、蓄排水层、过滤层、基质层、植被层的和雨水收集利用系统,其具体的构建步骤包括:1)屋顶结构基层处理对屋顶结构进行基层处理,在高层建筑的屋顶结构层上依次铺设坡度层、找平层、防水阻根层和保护层,其中所述的结构层为现浇或预制混凝土屋面板,所述的坡度层为煤渣层;所述的找平层为2 .5m厚1:2 .5水泥砂浆;所述的防水阻根层为APP改性沥青抗根卷材,厚度为3-4mm,所述的保护层为2 .5m厚1:3水泥砂浆2)蓄水排水系统构建基层处理施工完成后,进行24小时蓄水检验,经检验无渗漏后,构建蓄水排水系统,蓄水排水系统包括蓄排水层、过滤层和雨水收集利用装置,保护层上方铺设蓄排水层和过滤层,蓄排水层由蓄排水板的杯状口向上铺排构成,蓄排水板齿孔一一相扣构成虹吸排水槽,其与雨水收集利用系统的雨水收集管道相结合,对多余雨水进行排出和收集,过滤层采用重量不低于250克/平方米聚酯纤维土工布或无纺布;3)基质层和植被层筛选筛选具有容量小、重量轻、疏松透气、保水保肥、适宜植物生长和清洁环保性能的基质材料作为基质层,基质层包括改良土基质和超轻量基质两种不同容重的基质,超轻量基质由以下重量组分组成:泥炭土5-15,珍珠岩15-20,粗纤维腐殖质35-45,蛭石15-20,基质层的铺设厚度在5-20cm,改良土基质由以下重量组分组成:泥炭土20-35,珍珠岩15-20,粗纤维腐殖质35-45,陶粒15-20, 基质层的铺设厚度在40-60cm;根据当地气候、植物荷重筛选低矮抗风、根系浅并且水平根发达的植物作为植被层;4)屋顶荷载分析对高层建筑屋顶结构层荷载分布进行分析,根据高层建筑自身结构特点规划出轻重静荷载区分布,根据轻重静荷载区的分布、基质层荷载、植被层荷载来确定蓄排水板最大蓄水量、基质和植被组合筛选方案,对于轻静荷载区,选用超轻量基质和非乔木科植物进行组合绿化,对于重静荷载区,选用改良土和乔木科植物进行组合绿化;5)基质层和植被层构建根据基质和植被组合的筛选方案来因地制宜构建不同荷载区域的基质层和植被层,并在基质层内部设置雨水收集利用系统的滴灌装置,在植被层外设置雨水收集利用系统的喷淋装置,从而构建出绿色屋顶。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阳理工学院,未经南阳理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819718.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