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铒镱共掺含钨酸钡晶相上转换发光玻璃陶瓷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810304.3 | 申请日: | 2016-09-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6396413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9 |
发明(设计)人: | 张洪波;苏春辉;陈晨;韦钦磊;郭源源;梁曦文;邹翔宇;邵晶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春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3C10/02 | 分类号: | C03C10/02;C03C4/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30022 吉林***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铒镱共掺含钨酸钡晶相上转换发光玻璃陶瓷及其制备方法,其物质的量百分组成为:4.5BaCO3‑3.5WO3‑35SiO2‑31B2O3‑25NaF‑0.2Sb2O3‑0.1Er2O3‑0.7Yb2O3。制备方法采用熔融晶化技术。发明的铒镱共掺上转换发光玻璃陶瓷的主晶相为钨酸钡,厚度为2mm的铒镱共掺上转换发光玻璃陶瓷在可见光区的透过率为85%,在980nm波长激发下,可见4个发射峰分别为484nm,530nm,549nm和653nm,其中484nm处的发射峰对应于Er3+的4F7/2→4I15/2跃迁,530nm和549nm处的绿光发射峰分别对应于Er3+的2H11/2,5S3/2→4I15/2跃迁,653nm处的红光发射峰对应于Er3+的4F9/2→4I15/2跃迁。而且,绿光与红光发射均为双光子过程。 | ||
搜索关键词: | 上转换发光 玻璃陶瓷 发射峰 共掺 铒镱 钨酸钡 跃迁 制备 红光 绿光 波长激发 可见光区 双光子 透过率 主晶相 晶化 熔融 发射 | ||
【主权项】:
1.一种铒镱共掺含钨酸钡晶相上转换发光玻璃陶瓷,其特征在于:该玻璃陶瓷的化学组成及其物质的量百分含量如下:4.5BaCO3‑3.5WO3‑35SiO2‑31B2O3‑25NaF‑0.2Sb2O3‑0.1Er2O3‑0.7Yb2O3,该玻璃陶瓷的主晶相为钨酸钡,厚度为2mm的透明玻璃陶瓷在可见光区的透过率为85%,该玻璃陶瓷的制备方法由以下工艺步骤所组成:1)按组分及含量计算称取各物质,并充分混合均匀,置于铂金坩埚中,放入硅钼炉中,升温至1450℃,使原料熔融成液态,并恒温1‑2小时后,将坩埚中的液体倒在已预热的不锈钢模具上固化成型,迅速放入450℃马弗炉中,保温1小时,随炉降至室温,制得铒镱共掺透明玻璃;2)将铒镱共掺透明玻璃放入箱式电阻炉中,采用一步析晶法,以5℃/分钟的升温速率升温至620℃,保温2小时,得到铒镱共掺玻璃陶瓷;3)将制得的铒镱共掺玻璃陶瓷切割,然后用磨抛机对玻璃陶瓷进行双面研磨和抛光,最终得到铒镱共掺玻璃陶瓷厚度为2mm。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春理工大学,未经长春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810304.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微晶玻璃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选择性制备2;6-二氯甲苯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