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复方金银花颗粒的检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743969.7 | 申请日: | 2016-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6290646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28 |
发明(设计)人: | 张四岩;赵国强;白新涛;王建允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国金药业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0/02 | 分类号: | G01N30/02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海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3101 | 代理人: | 田文其 |
地址: | 054001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属于药物的分析检测,特别是指一种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同时检测复方金银花颗粒中多种有效成分的检测方法。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复方金银花颗粒中的新绿原酸、绿原酸、隐绿原酸、连翘酯苷A、连翘苷、松脂素、黄芩苷、汉黄芩素同时进行检测;包括对照品溶液的制备、供试品溶液的制备、测定、结果计算等步骤。本发明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对于复方金银花颗粒的质量评价现多是单组分的含量测定等问题,具有能够全面表征复方金银花颗粒中的药物活性组分,检测方法重复性高、精确性好等优点。 | ||
搜索关键词: | 复方 金银花 颗粒 检测 方法 | ||
【主权项】:
1.复方金银花颗粒的检测方法,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复方金银花颗粒中的新绿原酸、绿原酸、隐绿原酸、连翘酯苷A、连翘苷、松脂素、黄芩苷、汉黄芩素同时进行检测;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工艺步骤:A、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取绿原酸、连翘苷、黄芩苷对照品,加质量百分比为50%甲醇分别制成每1ml含绿原酸50μg、连翘苷20μg、黄芩苷0.25mg的溶液;B、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复方金银花颗粒2g,研细,精密称定,置具塞锥瓶中,加入质量百分比为50%甲醇25ml,称定重量,超声处理30分钟,放冷,再称定重量,用质量百分比为50%甲醇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滤过,取续滤液即得;C、测定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10μl注入高效液相色谱仪,根据以下色谱条件进行测定;色谱柱: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流动相:以乙腈为流动相A,0.4%磷酸为流动相B,进行梯度洗脱;所述梯度洗脱程序如下,其中流动相比例均为体积百分比;0‑10分钟,流动相A为8%,流动相B为92%;10‑25分钟,流动相A为8%‑10%,流动相B为92%‑90%;25‑40分钟,流动相A为10%‑19%,流动相B为90%‑81%;40‑55分钟,流动相A为19%‑29%,流动相B为81%‑77%;55‑60分钟,流动相A为29%,流动相B为71%;60‑65分钟,流动相A为29%‑60%,流动相B为71%‑40%;65‑75分钟,流动相A为60%,流动相B为40%;75‑80分钟,流动相A为60%‑70%,流动相B为40%‑30%;80‑85分钟,流动相A为70%‑8%,流动相B为30%‑92%;所述高效液相色谱法的条件还包括:流速为1.0ml/min,新绿原酸、绿原酸、隐绿原酸检测波长为326nm,连翘酯苷A、连翘苷、松脂素、黄芩苷、汉黄芩素检测波长为278nm,理论塔板数按黄芩苷计,不得低于60000;D、结果计算D1、金银花中有效成分计算以绿原酸对照品为参照,以其相应的峰为S1峰,计算新绿原酸、隐绿原酸的相对保留时间,其相对保留时间应在规定值的±5%范围内,相对保留时间及校正因子如下:新绿原酸:相对保留时间0.51,校正因子1.19;绿原酸:相对保留时间1,校正因子1;隐绿原酸:相对保留时间1.18,校正因子1.22;以绿原酸的峰面积为对照,分别乘以校正因子,计算新绿原酸、绿原酸、隐绿原酸的含量;D2、连翘中有效成分计算以连翘苷对照品为参照,以其相应的峰为S2峰,计算连翘酯苷A、松脂素的相对保留时间,其相对保留时间应在规定值的±5%范围内,相对保留时间及校正因子如下:连翘酯苷A:相对保留时间0.80,校正因子0.78;松脂素:相对保留时间0.84,校正因子1.02;连翘苷:相对保留时间1,校正因子1;以连翘苷的峰面积为对照,分别乘以校正因子,计算连翘酯苷A、松脂素、连翘苷的含量;D3、黄芩中有效成分计算以黄芩苷对照品为参照,以其相应的峰为S3峰,计算汉黄芩素的相对保留时间,其相对保留时间应在规定值的±5%范围内,相对保留时间及校正因子如下:黄芩苷:相对保留时间1,校正因子1;汉黄芩素:相对保留时间1.28,校正因子0.59;以黄芩苷的峰面积为对照,分别乘以校正因子,计算黄芩苷、汉黄芩素的含量;测定法: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10μl与供试品溶液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国金药业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河北国金药业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743969.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