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蓄电池自动入槽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10725588.6 | 申请日: | 2016-08-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6299491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29 |
发明(设计)人: | 郝国兴;王文岭;朱红忠;田洋;徐素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风帆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14 | 分类号: | H01M10/14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冀科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3108 | 代理人: | 李羡民;周晓萍 |
地址: | 071057***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蓄电池自动入槽装置,包括底座、入槽升降机构、电池壳升降机构、极群夹具支撑框架、机头和极群压装模块,底座两侧各固定一排立柱,立柱上部固定机头,极群压装模块固定在机头下部;入槽升降机构设有升降板,升降板可相对底座上下移动,电池壳升降机构设有电池壳支撑板,电池壳支撑板位于升降板上、可相对升降板上下移动,极群夹具支撑框架位于电池壳支撑板之上,极群压装模块与极群支撑框架上下对应。采用本发明可实现蓄电池自动入槽,解除操作工人繁重的体力劳动,提高了生产效率,并消除了安全隐患和质量隐患。本发明可实现不同规格的蓄电池入槽,为蓄电池装配线的配套设备,可满足蓄电池规模化生产的需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蓄电池 自动 装置 | ||
【主权项】:
1.一种蓄电池自动入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入槽升降机构、电池壳升降机构、极群夹具支撑框架(10)、机头(14)和极群压装模块(12),底座两侧各固定一排立柱,立柱上部固定机头,极群压装模块固定在机头下部;入槽升降机构设有升降板(6),升降板可相对底座上下移动,电池壳升降机构设有电池壳支撑板(7),电池壳支撑板位于升降板上、可相对升降板上下移动,极群夹具支撑框架位于电池壳支撑板之上,极群支撑框架跟随升降板上下移动,极群压装模块与极群支撑框架上下对应;所述入槽升降机构还包括入槽升降气缸(2),两个入槽升降气缸并排设置在底座处,各入槽升降气缸杆固接升降板,升降板底部四角处分别固定滑动导柱(5),底座上对应每根滑动导柱设置导套(4),各滑动导柱与所对应的导套滑动配合;所述电池壳升降机构还包括电池壳升降气缸(17)和四根支撑导柱(8),两个电池壳升降气缸并排固定在升降板下部,各电池壳升降气缸杆穿过升降板与电池壳支撑板固接,各支撑导柱的顶部固接极群夹具支撑框架,各支撑导柱的底部固接升降板,电池壳支撑板的四角穿过各支撑导柱,电池壳支撑板与各支撑导柱滑动配合。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风帆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风帆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725588.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