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混纺针织物的生态染整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610702996.X | 申请日: | 2016-08-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6436354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2-22 |
发明(设计)人: | 温明华;陶建玉;尹寿虎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市恒信针织印染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P1/16 | 分类号: | D06P1/16;D06P1/38;D06P1/44;D06P1/673;D06P1/653;D06P1/46;D06P1/48;D06P1/651;D06P3/872;D06M16/00;D06M10/02;D06C7/02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32204 | 代理人: | 柏尚春 |
地址: | 215134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混纺针织物的生态染整工艺,采用一套系统完整的从碱缩前处理、生物酶处理、超声波处理、预定型、分散染色、活性染色到后整理的生态染色工艺流程,针对混纺针织物多种纤维混纺的特点,先用生物酶处理和超声波处理技术对经过前处理的织物进行染色前的织物处理,从而提高混纺纤维的光泽度和圆润性,使天然扭曲消失,更加蓬松以增加染色的附着力,增加固色效果;染色工艺采用分散染色和活性染色二浴二步染色的步骤,经过两次染色,织物染色色泽鲜艳,不掉色,不对混纺针织物施加额外的外力的前提下增加其干湿色摩擦度,染色效果佳,均匀不易褪色,工业化程度高,且整套工艺为生态染整工艺,节能减排,环保低碳。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混纺 针织物 生态 染整 工艺 | ||
【主权项】:
一种混纺针织物的生态染整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碱缩前处理:准备混纺针织物坯布,浴比1:25‑1:35,加入强碱,用量为1‑3g/L,升温至40‑45℃后进行浸泡处理,保温30min后用热水进行水洗,水洗时浴比1:25‑1:35,热水温度为55‑65℃,热水水洗后用冷水进行水洗,浴比不变,温度为20‑25℃,脱水至8成干;(2)生物酶处理工艺:将步骤(1)前处理后的混纺针织物进行生物酶处理,浴比1:8‑1:10,使用的生物酶为酸性纤维素酶、蛋白酶、淀粉酶三者2:3:1的混合物,生物酶用量0.5‑1g/L,处理时间20‑30min,pH调节为4‑5;(3)超声波处理工艺:将经过生物酶处理的混纺针织物置于50‑60℃的蒸馏水中,用高低频率的超声波进行交替超声处理,先高频率超声5min,再低频率超声7min,再高频率超声2min,再低频率超声4min后完成处理;(4)预定型工艺:将经过超声处理的混纺针织物置于作业平台上,固定边缘区域,使织物自然舒展开;对其表面进行预定型热处理,使织物上无褶皱,自然平整;(5)分散染色处理工艺:将预定型工艺后的混纺针织物在高温高压的条件下进行分散染色45min,浴比1:5‑1:10,投入的分散染料组合物以质量计包括以下组分:分散染料25‑35份、低温酶精炼剂6‑12份、纳米材料5‑8份、扩散剂2‑5份、元明粉3‑10份、醋酸2‑4份、润湿剂2‑4份、表面活性剂5‑12份、水160‑200份;(6)活性染色处理工艺:将经过分散染色后的混纺针织物取出水洗后进行活性染色处理,浴比1:5‑1:10,投入以下组分的以质量计算的活性染料组合物:活性染料10‑20份、硫酸钠2‑4份、碳酸钠3‑5份、防染盐1‑3份、固色剂3‑7份、水100‑130份;投入染料后进行慢速升温至70‑80℃;升温结束后维持温度固色10‑20min;(7)还原清洗:将步骤(6)染色后的混纺针织物进行还原清洗,清除沾色和浮色;(8)晾干:将混纺针织物放置于通风阴凉处晾干,温度为25‑35℃;(9)熨整:使用熨斗将晾干后的聚酯纤维织物熨烫平整,定型。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市恒信针织印染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苏州市恒信针织印染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702996.X/,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