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罗非鱼山塘小水库养殖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583359.5 | 申请日: | 2016-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6172133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23 |
发明(设计)人: | 梁军能;罗永巨;肖俊;郭忠宝;谭芸;唐瞻杨;钟欢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壮族自治区水产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A01K61/10 | 分类号: | A01K61/10 |
代理公司: | 广西南宁汇博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5114 | 代理人: | 邹超贤 |
地址: | 530021 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一种罗非鱼山塘小水库养殖方法,包括放养前准备、山塘小水库分类、鱼种分级培育、鱼种放养及捕捞方法等步骤。本发明通过“捕大补小”的方式达到保持养殖水域中合理的动态载鱼量,从生态环境、养殖水质、饵料营养以及不同季节、不同养殖阶段的流行病学特点和要求出发,制定实施全面、系统的水质生态调控和病害防治综合措施,并严格按照农业部健康养殖示范场建设要求进行规范化精细管理,结合两年一轮作的休整措施,使养殖环境保持良好,达到了稳产、高效、健康、环保、可持续的养殖目的。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罗非鱼 山塘 水库 养殖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罗非鱼山塘小水库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放养前准备、山塘小水库分类、鱼种分级培育、鱼种放养及捕捞方法,通过“捕大补小”的方式达到保持养殖水域中合理的动态载鱼量,从生态环境、养殖水质、饵料营养以及不同季节、不同养殖阶段的流行病学特点和要求出发,严格按照农业部健康养殖示范场建设要求,制定全面、系统实施的水质生态调控和病害防治综合措施,进行规范化精细管理,结合两年一轮作的休整措施,达到环境良好、稳产、高效、健康、环保、可持续的养殖,主要步骤如下:一、放养前准备:轮捕轮放的首次放养鱼种时,于4月上旬前先将原存塘的各种鱼捕捞、清理干净;有排灌条件、面积在30亩以下的小型山塘,按池塘养殖的常规方法进行清塘消毒和进水备用;无排灌条件或用水、用药成本较高的大型山塘,则对大型山塘的边坡、水草丛、食场的平常鱼类栖息活动密集区域进行局部常规消毒,并对主要养殖水质指标进行测试,经少量养殖鱼“试水”确认安全后开始养殖;二、山塘小水库分类:将山塘小水库分为一级培育塘、二级培育塘和成鱼养殖塘;三、鱼种分级培育方法:(1)一级培育:在4月中下旬到5月下旬,将7~8朝罗非鱼鱼种放入一级培育塘养殖,标粗20~30天,标粗到10~11朝;(2)二级培育:将一级培育获得的10~11朝的罗非鱼鱼种放入二级培育塘养殖,标粗50~60天,标粗到100~150g/尾;在一级培育获得的10~11朝的罗非鱼鱼种捞出后5~7天,按照步骤(1)的方法再进行一次一级培育,然后按照步骤(2)的方法进行二级培育;四、鱼种放养及捕捞方法(1)在4月中下旬,水温稳定在20℃以上时,放养1批市售或自行培育的罗非鱼过冬鱼种进入成鱼养殖塘,鱼种规格为10~11朝,密度为1500~2000尾/亩;罗非鱼过冬鱼种下塘2周后,放入混养鱼种,到7月下旬开始捕捞500g/尾以上的罗非鱼进行销售;(2)第1次开捕后,于9月底前每月捕捞销售1批罗非鱼,每次捕捞后3天内放养经过二级培育获得的罗非鱼鱼种,保持成鱼养殖塘罗非鱼密度为1600~2000尾/亩;到9月份后不再补充放养鱼种,而是根据市场供需情况适时分批捕捞上市或越冬后错峰上市;(3)来年开春,水温稳定在20℃以上时即开始再次放养鱼种,进入新一年的轮捕轮放生产周期;每两年轮作休整1年,轮作休整期间养殖保水鱼类;(4)养殖期间,全程进行健康规范化管理、投饲精细化管理、水质调控和病害防治的生态手段为主的综合调控管理。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水产科学研究院,未经广西壮族自治区水产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583359.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