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地震受损桥墩基础补强加固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581363.8 | 申请日: | 2016-07-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193141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0 |
发明(设计)人: | 赵立财;余建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大学 |
主分类号: | E02D37/00 | 分类号: | E02D37/00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程毓英 |
地址: | 300072***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地震受损桥墩基础补强加固方法,包括:将加固补强桩基钢套管(4)压入到加强桩基位置的土体中;在加固补强桩基钢套管(4)内放入补强桩基钢筋笼(5),在加固补强桩基钢套管(4)内浇筑补强桩基混凝土(6);在原承台(2)外侧的补强桩基上浇筑完混凝土垫层板(13);在混凝土垫层板(13)上制作钢筋混凝土加固承台(14);安装钢板抱箍(10),在钢板抱箍(10)的内侧壁上间隔地焊接有钢板抱箍剪力键(11);由钢板抱箍(10)的顶部将混凝土输送胶管伸入至原墩身(3)与钢板抱箍(10)之间的空隙内,浇筑自密实混凝土。本发明提高了桥墩基础震后维修补强加固的整体承载力。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地震 受损 桥墩 基础 加固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地震受损桥墩基础补强加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在原承台(2)的外侧四个角的位置上设置四根补强桩基位置,在加固补强桩基钢套管(4)的下端口上连接钢套管切削刀头(16),采用旋压整体钻进的方法,将加固补强桩基钢套管(4)压入到加强桩基位置的土体中,同时将下端连接有旋转挖土钻斗(17)的传动杆(18)放入到加固补强桩基钢套管(4)中,旋转挖土钻斗(17)在加固补强桩基钢套管(4)钻进过程中提取出加固补强桩基钢套管(4)内的土体,待加固补强桩基钢套管(4)打入到位并加固补强桩基钢套管(4)内的土体清理干净后,在加固补强桩基钢套管(4)内放入补强桩基钢筋笼(5),补强桩基钢筋笼(5)的上端位置要高于原承台(2)顶面,在加固补强桩基钢套管(4)内浇筑补强桩基混凝土(6)至原承台(2)底面位置处,待补强桩基混凝土(6)初凝后,垂直拔出加固补强桩基钢套管(4),形成补强桩基;第二步、在原承台(2)外侧的补强桩基上浇筑完混凝土垫层板(13);将原承台(2)外侧面和原承台(2)顶面的混凝土表面凿毛,清除原承台(2)外侧面上的混凝土表面疏松骨料后,在原承台(2)外侧面凿毛面上间隔地设置植入钢筋(7);在原承台(2)的顶面上间隔地植入承台钢筋剪力键(8),承台钢筋剪力键(8)为螺纹钢筋制作成单弯钩形;在原墩身(3)的外表面上间隔地植入原墩身钢筋剪力键(9);第三步、在混凝土垫层板(13)上绑扎钢筋混凝土加固承台(14)的补强钢筋,钢筋混凝土加固承台(14)的补强钢筋与植入钢筋(7)双面焊接到一起,在混凝土垫层板(13)上安装钢筋混凝土加固承台(14)的钢模板并浇筑混凝土至原承台(2)上方位置处,待混凝土达到初凝后,将原墩身(3)的外侧位置处的初凝混凝土凿除,形成自密实混凝土浇筑层基槽(19);第四步、在墩身补强加固施工前,在钢筋混凝土加固承台(14)上安装梁体临时支撑架(15)以支撑原梁体,梁体临时支撑架(15)的顶端设置有纵向、横向分配梁并与原梁体顶紧;去除原墩身(3)上的破坏区域混凝土及已变形的箍筋,重新安装与原主筋相同的补强钢筋,并与墩身主筋连接在一起,然后将原墩身(3)上的混凝土表面充分凿毛并露出粗骨料,在原墩身(3)的混凝土凿毛面上间隔地钻孔并植入原墩身钢筋剪力键(9),钻孔植入原墩身钢筋剪力键(9)过程中要避开原墩身(3)内部结构钢筋;第五步、在自密实混凝土浇筑层基槽(19)内安装钢板抱箍(10),钢板抱箍(10)由两个半圆形镀锌钢板制作而成,在钢板抱箍(10)的内侧壁上间隔地焊接有钢板抱箍剪力键(11),钢板抱箍剪力键(11)为螺纹钢筋制作成双弯钩形,钢板抱箍剪力键(11)的弯钩与植入钢筋剪力键(9)咬接在一起;第六步、用混凝土泵车由钢板抱箍(10)的顶部将混凝土输送胶管伸入至原墩身(3)与钢板抱箍(10)之间的空隙内,浇筑自密实混凝土;第七步、当上步浇筑的自密实混凝土达到强度后,拆除梁体临时支撑架(15)和纵向、横向分配梁,钢板抱箍(10)不做拆除与自密实混凝土浇筑层(12)形成一整体;将钢板抱箍(10)的外侧表面上设置防锈层。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大学,未经天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581363.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