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强透水地层加固帷幕结构的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540372.2 | 申请日: | 2016-07-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6013078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24 |
发明(设计)人: | 李江波;李金强;王强伟;李新;丁训秀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建市政工程有限公司;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5/18 | 分类号: | E02D5/18;E21D11/38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8 | 代理人: | 闫立德 |
地址: | 100037 北京市丰台区西四***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属于一种强透水地层加固帷幕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制备地连墙,用挖掘机沿划定的线路进行向下挖掘,形成地连墙沟,在地连墙沟内浇铸混凝土墙形成与地面齐平的地连墙,地连墙的厚为500~600mm,深度为22~25m;安装袖阀管,在套壳料置换结束后,立即在孔内插入袖阀管,每节袖阀管的长度为4m;第一注浆段注浆,待套壳料达到预定的强度后,按设计要求制备注浆料,进行注浆。本发明具有方法和结构新颖简单,施工工序少,注浆范围可控,工作效率高,施工成本低,安全性高,施工速度快,注浆加固效果好和节能环保好的优点。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透水 地层 加固 帷幕 结构 施工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强透水地层加固帷幕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是,包括如下步骤:(1)划定待加固的强透水地层的施工地的范围,并用白线标出划定的线路;(2)制备地连墙,用挖掘机沿划定的线路进行向下挖掘,形成地连墙沟,在地连墙沟内浇铸混凝土墙形成与地面齐平的地连墙,地连墙的厚为500~600mm,深度为22~25m;(3)在施工地内测量定位,利用现场基准点用全站仪按设计要求间距进行布孔和确定钻孔深度,组织相关人员对孔位进行测量和复核,确认无误,先从靠近地连墙周边布孔,靠近地连墙周边的两行布孔为0.5m×0.5m间距的梅花型,其余施工地的布孔为1m×1m间距的梅花型;(4)钻机就位和钻孔,要求钻机安放平稳、牢固并保持水平,钻机必须垂直,并控制导向架垂直度<0.5%,依进行测量的孔位,确认无误后,依布孔进行钻孔施工,成孔直径100~150毫米;(5)注入套壳料,成孔后立即通过钻杆将套壳料置换孔内泥浆,方法是将通过循环泥浆的管接到挤压式注浆机上,在注浆压力的作用下,通过钻杆将孔内泥浆置换成套壳料,套壳料在压力作用下,通过钻杆进入钻孔底部,随着套壳料的进入,孔内泥浆从地面孔口置换出来,发现排出的泥浆中含有套壳料时,停止置换;(6)安装袖阀管,在套壳料置换结束后,立即在孔内插入袖阀管,每节袖阀管的长度为4m,在插入时相邻两节袖阀管用长度为20cm的PVC套管连接,采用U‑PVC胶合剂将袖阀管和套管粘牢,第一节袖阀管安装好堵头,再对管中注入清水,以防止袖阀管的弯曲度,下部的袖阀管应保证袖阀管的中心和钻孔中心重合,袖阀管露出地面20cm,再用套头套牢,防止杂物进入管内;(8)第一注浆段注浆,待套壳料达到预定的强度后,按设计要求制备注浆料,进行注浆,注浆方式采取后退式分段注浆工艺,即在注浆带内由孔底自下而上进行注浆,每次注浆段长0.30m~0.40m,注完第一注浆段后,上提注浆压力管,进行第二注浆段的注浆,注浆过程中如需暂停注浆时,必须先将水泥浆管拿出放入清水桶中,并同时将注浆压力管提升0.4m,向孔内注清水后再停止注浆,这样既保持管路畅通,又保证注浆不受注水影响,注浆过程中作好注浆工作记录表,注浆孔的注浆工作情况及注浆工序作业时间,在注浆过程中,按注浆压力标准进行注浆控制,注浆终压1.5MPa,当注浆压力达到设计终压,持续时间不少于10分钟,即可结束注浆,袖阀管注浆结束时用清水对袖阀管进行清洗,以备二次注浆;(9)第二注浆段注浆,若第一注浆段注浆后,经检测符合设计要求,则停止施工;否则重复第一注浆段注浆进行第二注浆段注浆至符合设计要求为止。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建市政工程有限公司;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建市政工程有限公司;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540372.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