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生态型人工快渗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10528212.6 | 申请日: | 2016-07-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923929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17 |
发明(设计)人: | 张建强;陈佼;张青;邹亦凡;何军强;何小飞;张书翰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C02F3/30;C02F101/16 |
代理公司: | 成都宏顺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7 | 代理人: | 周永宏;王伟 |
地址: | 610031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态型人工快渗系统,包括快渗池本体,所述快渗池本体内设有进水区、硝化区、滞留区、过渡区、反硝化区以及出水区,所述过渡区位于滞留区和反硝化区下方,待处理污水从进水区依次渗入硝化区、滞留区,再经过渡区升流至反硝化区。本发明提供的生态型人工快渗系统,结构简单、操作简便、占地面积小,基建投资少;无需曝气供氧和污泥回流,节约电耗;不产生剩余污泥,减少二次污染。通过硝化‑滞留‑反硝化过程实现氮素污染物的高效去除,尤其适合于受污染河流、农村分散污水、中小城镇生活污水以及市政管网尚未覆盖的边远地区污水的脱氮处理,值得在业内推广。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态型 人工 系统 | ||
【主权项】:
1.一种生态型人工快渗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快渗池本体,所述快渗池本体内设有进水区(1)、硝化区(2)、滞留区(3)、过渡区(4)、反硝化区(5)以及出水区(6),所述过渡区(4)位于滞留区(3)和反硝化区(5)下方,待处理污水从进水区(1)依次渗入硝化区(2)、滞留区(3),再经过渡区(4)升流至反硝化区(5),所述硝化区(2)用于处理待处理污水中的氨氮,所述滞留区(3)用于初步处理硝化区(2)产生的亚硝酸盐氮和硝酸盐氮,所述过渡区(4)用于连通滞留区(3)和反硝化区(5),所述反硝化区(5)用于进一步处理硝化区(2)产生的亚硝酸盐氮和硝酸盐氮;所述反硝化区(5)采用改性玉米芯作为填料,所述改性玉米芯采用反硝化污泥进行接种,所述改性玉米芯包括高压蒸汽改性玉米芯、酸改性玉米芯或碱改性玉米芯中的一种,粒径为2~5mm;所述硝化区(2)采用均匀混合的粗河砂、细河砂以及沸石砂作为填料,所述粗河砂粒径为0.55~0.85mm,所述细河砂粒径为0.15~0.35mm,所述沸石砂粒径为1~2mm;所述粗河砂、细河砂、沸石砂体积比为4~7:2~5:1~4;所述滞留区(3)采用均匀混合的粗石英砂、细石英砂、火山岩作为填料,所述粗石英砂粒径为1~1.5mm,所述细石英砂粒径为0.2~0.8mm,所述火山岩粒径为1.5~2.7mm,所述粗石英砂、细石英砂、火山岩体积比为3~6:2~5:2~4。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交通大学,未经西南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528212.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污水生化处理工艺
- 下一篇:黑臭污水处理系统与黑臭污水处理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