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控精度的地理位置信息压缩传输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505924.6 | 申请日: | 2016-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6131159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22 |
发明(设计)人: | 李龙江;汪泽成;毛玉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L29/08 | 分类号: | H04L29/08 |
代理公司: | 成都宏顺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7 | 代理人: | 周永宏;王伟 |
地址: | 611731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一种可控精度的地理位置信息压缩传输方法,利用相邻区域的地理位置信息相关性,能够减少地理位置信息的编码长度,发送端通过估计接收端的大致范围即可实现编码过程,接收端则能根据自身的位置和收到的信息独立实现编码,通过减少每个传输帧中位置信息所占的位数,使得每次传输的其他信息的位数增加,从而节省了有效带宽。 | ||
搜索关键词: | 可控 精度 地理位置 信息 压缩 传输 方法 | ||
【主权项】:
1.可控精度的地理位置信息压缩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定义的精度d,在发送端对源节点地理位置信息Loc进行压缩编码,并在接收端对源节点地理位置信息进行解码操作;包括以下步骤:S1、根据精度d确定传输节点地理位置信息编码的粒度参数m,通过下式计算满足精度d的最小位数m;
其中,C为地球赤道周长,d表示用m位二进制对赤道上的位置坐标编码所能达到的精度;所述传输节点包括:源节点、中间节点以及目的节点;S2、在发送端对源节点地理位置信息Loc编码;所述发送端源节点地理位置信息Loc编码的k位后缀对于接收端传输节点是唯一识别码;且所述k满足下式:
其中,C为地球赤道周长,L为接收端与Loc最大距离;并且通过公式
确定传输信息中经度、纬度和高度分别所占的位数K的值;e表示常数;S3、在接收端对源节点地理位置信息Loc解码。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电子科技大学,未经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505924.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设备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介质、信息复制装置和信息复制方法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设备、信息重放设备、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以及信息重放设备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回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和信息回放设备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装置
- 信息终端,信息终端的信息呈现方法和信息呈现程序
- 信息创建、信息发送方法及信息创建、信息发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