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分布式传感光纤声发射融合感知系统及运行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481845.6 | 申请日: | 2016-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6198751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20 |
发明(设计)人: | 苏怀智;杨孟;顾冲时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海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9/14 | 分类号: | G01N29/14;G01N29/22;G01N29/32;G01H9/00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32204 | 代理人: | 李晓静 |
地址: | 2111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布式传感光纤声发射融合感知系统及运行方法,该感知系统包括传感光纤温敏补偿装置和传感光纤声发射解调装置,传感光纤温敏补偿装置中的传感光纤经过补偿后进入到传感光纤声发射解调装置中。本发明从机理及实际工程应用层面,突破传统意义上的简单技术单纯性地叠加,引入飞秒激光光学频率梳技术与声发射技术进行融合,分离瑞利弹射散射和布里渊散射实现分级感知声发射波,融合了多装置多模块多构件的传感光纤温敏补偿装置和光纤声发射解调装置的融合系统,具有可空间定位、全程分布式、高空间分辨率、高探测精度、可定量探测等优点,在降低监测成本、提高监测精度及提升工程实用化能力等方面具有较大优势。 | ||
搜索关键词: | 分布式 传感 光纤 声发 融合 感知 系统 运行 方法 | ||
【主权项】:
分布式传感光纤声发射融合感知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传感光纤温敏补偿装置和传感光纤声发射解调装置,传感光纤从传感光纤声发射解调装置出发,经过传感光纤温敏补偿装置,最后再返回传感光纤声发射解调装置,传感光纤温敏补偿装置中的传感光纤的首尾需要跟传感光纤声发射解调装置连接;所述传感光纤温敏补偿装置包括载纤导连模块和温敏补偿模块,所述载纤导连模块中穿过第一传感光纤、第二传感光纤和第三传感光纤,载纤导连模块上设有固定第一传感光纤和第三传感光纤的内置固纤模块,第一传感光纤和第三传感光纤通过内置固纤模块固定后与第二传感光纤平行布置;所述第一传感光纤和第三传感光纤位于圆弧形壳体的上表面,第二传感光纤穿过温度补偿装置后固定在另一个载纤导连模块上,第一传感光纤和第三传感光纤通过另一对内置固纤模块固定在载纤导连模块上;所述传感光纤声发射解调装置包括驱动电源、锁模激光器、飞秒激光光学频率梳、脉冲调制器、波分复用器、光路耦合器、放大器、接收器、探测器、控制器、混凝土结构体安全性态评价系统、瑞利光接收器、布里渊光接收器、光分器,所述驱动电源的输出端与锁模激光器的输入端连接,驱动电源的输入端与控制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锁模激光器依次与飞秒激光光学频率梳、脉冲调制器和波分复用器连接,波分复用器的输出端分别与光分器的输入端和光路耦合器的输入端相连接,光分器的输出端分别与瑞利光接收器的输入端和布里渊光接收器的输入端连接,瑞利光接收器的输出端和布里渊光接收器的输出端与控制器的输入端连接,光路耦合器的输出端与放大器的输入端和接收器的输入端连接,接收器的输出端与探测器的输入端相连接,探测器的输出端与控制器的输入端相连接,放大器的输出端与光纤声发射传感装置连接,控制器输出端与混凝土结构体安全性态评价系统相连接。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海大学,未经河海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481845.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