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三圆形断面城市地下综合体有效
申请号: | 201610449139.3 | 申请日: | 2016-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6013222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09 |
发明(设计)人: | 张延年;汪青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建筑大学 |
主分类号: | E02D29/045 | 分类号: | E02D29/045 |
代理公司: | 沈阳火炬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21228 | 代理人: | 李福义 |
地址: | 110168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三圆形断面城市地下综合体,主要包括下层小型客车专用舱、上层小型客车专用舱、下层交通紧急疏散舱、人行舱、污水舱、再生水舱、雨水舱、水舱、综合管廊舱。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统筹各类市政管线规划、建设和管理,解决反复开挖路面、架空线网密集、管线事故频发等问题,有利于保障城市安全、完善城市功能、美化城市景观、促进城市集约高效和转型发展,有利于提高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和城镇化发展质量,有利于增加公共产品有效投资、拉动社会资本投入、打造经济发展新动力。 | ||
搜索关键词: | 圆形 断面 城市 地下 综合体 | ||
【主权项】:
三圆形断面城市地下综合体,其组成包括三圆形断面混凝土壳体(10)、承重分割墙(12)和腔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三圆形断面混凝土壳体(10)的横断面为三圆形,在三圆形断面混凝土壳体(10)外部设置防渗保护层(11);在三圆形断面混凝土壳体(10)横断面竖向轴线布置竖向承重分割墙(12),将三圆形断面混凝土壳体(10)分隔成两个对称的腔体;两个腔体的空间布局以竖向承重分割墙(12)为轴对称;所述腔体内由下至上分别设置下层交通承重底板(13)、下层交通承重底板(14)、综合管廊承重底板(15);所述三圆形断面混凝土壳体(10)、竖向承重分割墙(12)、下层交通承重底板(13)、下层交通承重底板(14)、综合管廊承重底板(15)构成横纵交错、空间协同受力的三圆形格构式结构;所述下层交通承重底板(13)一端与三圆形断面混凝土壳体(10)连接,另一端与竖向承重分割墙(12)相连接;所述下层交通承重底板(14)、综合管廊承重底板(15)两端分别与三圆形断面混凝土壳体(10)和竖向承重分割墙(12)连接;所述下层交通承重底板(13)、下层交通承重底板(14)和综合管廊承重底板(15)将腔体分成四层,由下至上依次为第一层、第二层、第三层、第四层;所述第一层为海绵城市专用层,第二层和第三层为地下交通专用层,第四层为综合管廊专用层;所述第一层中间圆由竖向承重分割墙(12)分隔为两个舱,其余两侧的圆均设置成一个舱,中间圆的两个舱分别设置为污水舱(5)、再生水舱(6),其余两侧的设置为雨水舱(7)、水舱(8),第一层各舱均采用防水混凝土;所述污水舱(5)、再生水舱(6)、水舱(8)内分别设置对应管道;所述雨水舱(7)内可设置雨水管道,或将雨水舱(7)舱体作为雨水管道;所述第二层设置4个舱,两个下层小型客车专用舱(1)和两个下层交通紧急疏散舱(3),两个下层小型客车专用舱(1)分别位于竖向承重分割墙(12)的两侧,在两个下层小型客车专用舱(1)的外侧分别设置下层交通紧急疏散舱(3),下层小型客车专用舱(1)和下层交通紧急疏散舱(3)之间采用安全隔离墙(16)隔离,安全隔离墙(16)内设置若干安全门,安全隔离墙(16)及其安全门均具有防火功能;所述第三层设置4个舱,两个上层小型客车专用舱(2)和两个人行舱(4),两个上层小型客车专用舱(2)分别位于竖向承重分割墙(12)的两侧,在两个上层小型客车专用舱(2)的外侧分别设置人行舱(4),上层小型客车专用舱(2)和两个人行舱(4)之间采用安全隔离墙(16)隔离,安全隔离墙(16)内设置若干安全门,安全隔离墙(16)及其安全门均具有防火功能;所述第四层每个圆内设置2~3个舱,均作为综合管廊舱(9),相邻综合管廊舱(9)之间设置综合管廊隔墙(18);所述下层小型客车专用舱(1)、上层小型客车专用舱(2)的两侧竖向承重分割墙(12)和安全隔离墙(16)的底部均设置连续的防撞墙(20);所述第二层和第三层的竖向承重分割墙(12)采用分段设置,在隧道的方向1000米~3000米范围内设置可方便拆装的竖向承重分割墙(12);所述污水舱(5)、再生水舱(6)、雨水舱(7)、水舱(8)均分别设置多个直接通往地面的安全通道,且安全通道上均设置防水门;所述下层交通紧急疏散舱(3)、人行舱(4) 均设置多个直接通往地面的联通通道,且下层交通紧急疏散舱(3)和人行舱(4)之间设置多个联通通道;所述综合管廊舱(9)均分别设置多个直接通往地面的联通通道。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建筑大学,未经沈阳建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449139.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独立式砖砌体抗震窑洞的建造方法
- 下一篇:具有蓄水功能的地下综合管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