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GIS的不动产数据整合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423699.1 | 申请日: | 2016-06-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60959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6-11-09 |
发明(设计)人: | 孔宪光;殷磊;汪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数驰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7/30 | 分类号: | G06F17/3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10065 陕西省西安市高新区***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GIS的不动产数据整合方法,它涉及GIS技术领域;它的方法为:将数据作为核心,从数据的自身特点出发,按照人类认识和理解现实世界过程中普遍运用的三个构造法则来构造数据整合规则,即将不动产所涉及的数据进行分类并找出相互之间的内在联系来构造数据整合的规则;本发明适用范围广,采用数据整合规则指导数据整合流程,确保了最终数据成果的一致性和完整性,能有效解决数据共享问题;能够无缝集成至国家或省级云端不动产信息基础平台。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gis 不动产 数据 整合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基于GIS的不动产数据整合方法,其特征在于:它的方法为:将数据作为核心,从数据的自身特点出发,按照人类认识和理解现实世界过程中普遍运用的三个构造法则来构造数据整合规则,即将不动产所涉及的数据进行分类并找出相互之间的内在联系来构造数据整合的规则,具体包括以下步骤:一、对现有数据分类及分析其内在联系:根据不动产登记工作所涉及的数据的特点将数据分为以下几类:办公行政管理类数据、基础地理信息类数据、土地管理类数据、房产管理类数据、成果利用管理类数据、档案管理类数据、系统类数据;根据数据主要特性来分类,各大类中的数据再根据数据的自身特性进行再分类;根据数据所描述对象的自身性质即地理位置信息的相关关系强弱可将数据间的内在联系分为强相关、弱相关和不相关;二、构造数据整合规则:在对数据分类完成及找出相关关系后,构造出数据标准及数据规则;首先是划分数据边界,确定各类数据的范围,其次是依据各类数据之间的关系建立数据间的相互联系;2.1、首先划分各类数据边界;2.2、构造数据整合规则:2.2.1、地理空间数据整合:对地理空间数据在各种数据库中存在的数据格式差异、坐标体系差异、数据精度差异、时空尺度差异和属性定义差异进行加工处理,按照数据标准、空间与属性一体化的数据模型对空间数据进行提取、转换、加载,整合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实现多种数据源的完全转换或信息共享;2.2.2、属性信息数据整合:将2.1中宗地、楼盘、户室三者间的关系作为数据间联系;在地籍图形即宗地图上确定描述楼盘地理位置的信息即楼盘编码,楼盘数据与地籍数据之间通过楼盘编码发生联系,在楼盘中确定户室在楼盘中的位置信息即户室编码,产权登记数据与楼盘数据和地籍数据之间通过楼盘编码结合户室编码发生联系;三、基于规则的数据整合:3.1、地理空间数据整合的方法:将空间数据整合的流程划分为数据抽取、数据清洗、数据转换、数据装载四个步骤;3.2、矢量数据整合方法:首先,进行数据结构规范化,将提取的数据进行整理、归并,重新进行要素的分层组织,并依照数据模型规范要素层命名,以及进行结构化处理,转换到与目标数据模型相一致;然后,根据目标数据模型的设计,对要素、要素名称及其属性项的类型进行重新定义,进行图形及属性处理,对属性项进行增加或删除;其中,图形处理包括图形错误处理、图面信息补充、拓扑重构、数据拼接分割;属性处理包括量纲一致性处理、属性一致性处理及属性信息补充;3.3、遥感影像数据整合:包含影像数据的预处理、信息提取和数据融合与转换;数据预处理即对影像进行各种校正处理,数据整合改造在于影像投影转换及多尺度的影像融合,通过一个模型,把不同分辨率的影像集综合到一组影像集中,以提高影像判读的可靠性和对影像的解译能力;3.4、关联属性信息数据与地理空间数据:通过ETL空间数据整合技术从数据源中抽取出所需要的数据,经过清洗后,最终按照预先定义好的数据仓库模型,通过SDE将数据加载到数据仓库中,完成数据整合及空间数据仓库建立过程。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数驰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西安数驰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423699.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发光二极管外延片
- 下一篇:3D打印建筑墙体的方法和3D打印建筑的设备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