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静电纺丝制备介孔氧化锆纤维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402887.6 | 申请日: | 2016-06-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839227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4 |
发明(设计)人: | 王新强;余志超;许东;朱陆益;张光辉;刘雪松;郑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大学 |
主分类号: | D01F9/08 | 分类号: | D01F9/08;D01D1/02;D01D5/00;D01D10/02 |
代理公司: | 济南金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7219 | 代理人: | 陈桂玲 |
地址: | 250199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静电纺丝制备介孔氧化锆纤维的方法。该方法以聚乙酰丙酮合锆为锆源,嵌段共聚物P‑123为模板剂,在甲醇、水和浓盐酸混合溶剂中加入适量助纺剂形成纺液。采用静电纺丝法结合蒸发诱导自主装过程制备出前驱体纤维。进一步通过热处理后得到比表面积高达232.70m2/g、而且具有大的长径比、孔道有序且孔径分布均匀的介孔氧化锆纤维。该方法操作简单、可重复性好,能够制备出高结晶度的介孔氧化锆纤维,在催化剂及催化载体、吸附分离及燃料电池等领域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静电 纺丝 制备 氧化锆 纤维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高比表面的介孔氧化锆纤维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1)制备纺丝液将聚乙酰丙酮合锆、六水合硝酸钇溶于甲醇溶剂,得聚乙酰丙酮合锆和六水合硝酸钇的甲醇溶液;助纺剂溶于甲醇溶剂,得助纺剂的甲醇溶液;将P‑123溶于甲醇溶剂中,加入去离子水,再加入浓盐酸,搅拌混合均匀,再加入聚乙酰丙酮合锆和六水合硝酸钇的甲醇溶液,搅拌混合均匀,加入助纺剂的甲醇溶液,于35‑45℃保温陈化,制得纺丝液;所述助纺剂选自聚乙二醇、聚乙烯吡咯烷酮、聚氧化乙烯、聚氧化丙烯、聚醋酸乙烯中的一种或者多种混合;六水合硝酸钇用量为聚乙酰丙酮合锆质量的15‑20% wt.,P‑123为聚乙酰丙酮合锆质量的40‑55% wt.,去离子水为聚乙酰丙酮合锆质量的5‑8% wt.;助纺剂为聚乙酰丙酮合锆质量的0%‑5% wt.;(2)静电纺丝制备纤维前驱体将制备的纺丝液注入注射器中,采用微量注射泵控制注射速度2‑5mL/h,喷头与滚筒收丝装置距离为16‑22cm,加12‑20kV直流电压;在环境温度25‑28oC、相对湿度40%‑50%条件下进行静电纺丝,收集介孔氧化锆纤维前驱体;(3)热处理将制得的介孔氧化锆纤维前驱体按以下方式之一进行热处理:空气中热处理:将介孔氧化锆纤维前驱体直接在空气中热处理,控制升温速率为:以1℃ /min从室温升到200℃,再以0.5℃/min 从200℃至目标温度350~500℃,在目标温度下保温4‑5h后自然冷却到室温;或者,水蒸汽热处理:将介孔氧化锆前驱体纤维置于水蒸汽炉中,30min从室温升温到120℃,通入水蒸汽,以1℃/min升温到200℃,再以0.5℃/min 升温到目标温度250~450℃,关闭蒸汽阀门后再高温保温5h。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大学,未经山东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402887.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加强型屏蔽电缆
- 下一篇:一种织物编织成的屏蔽线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