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应用于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转子支架铸造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610402330.2 | 申请日: | 2016-06-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60775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6-11-09 |
发明(设计)人: | 汲正海;肖献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振海重工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C9/22 | 分类号: | B22C9/22 |
代理公司: | 安徽信拓律师事务所 34117 | 代理人: | 张加宽 |
地址: | 2382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应用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转子支架的铸造工艺,该工艺利用原生铁、废钢和回炉料进行高温熔化,经过光谱分析仪进行成分分析,通过添加适量的硅元素、锰元素、增碳剂、孕育剂和球化剂进行成分调质,采用雨淋式浇注铸造工艺铸造高性能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转子支架。利用本工艺铸造出来的电机转子支架抗拉强度≥500Mpa,屈服强度≥320Mpa,延伸率≥7%,硬度170‑320HBS,球化率≥90%,石墨大小5‑8级,珠光体含量10%‑15%,渗碳体<3%。该铸造工艺中废钢(Q235)和回炉料占比约40%,提高废旧资源的综合利用,同时铸造出来高性能的电机转子支架。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应用于 新能源 汽车 驱动 电机 转子 支架 铸造 工艺 | ||
【主权项】:
一种应用于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转子支架铸造工艺,其特征在于,具体工艺步骤如下:(1)铸造的原材质按质量百分比计算取:原生铁60%、废钢20%和回炉料20%作为主料,将主料熔化处理后通过光谱分析仪分析碳、硅、锰、磷、硫及锑元素的成分含量,并通过添加适量的硅元素、锰元素、增碳剂、孕育剂和球化剂进行成分调质,使成分符合GBT9941‑1991标准要求;(2)采用射芯机和强度为3.5‑4.0Mpa的覆膜砂制作高精度的转子支架上下模,转子支架上下模的制模过程中控制覆膜砂温210℃‑230℃,加树脂后的混砂时间为80秒,加固化剂后的混制时间为20秒,加硬脂酸钙后的混制时间为10秒;(3)采用雨淋式浇筑方式进行浇筑,浇筑温度为1420℃‑1480℃,浇筑时间为8分钟;(4)浇筑完毕待冷却后,对驱动电机转子支架进行打磨,然后进入精加工车间,车制各类孔槽,检测入库,即得到高性能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转子支架。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振海重工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振海重工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402330.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